5 編者的話 對於長在非常複雜或重要解剖部位 的病灶或腫瘤,常是臨床醫師的治療難 題,譬如病灶長在重要的血管或神經旁 邊,外科手術需要大範圍清除腫瘤,但不 想要影響正常的生理解剖功能,在過去,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勢必得要評估犧牲某 一邊。但隨著時代進步,許多內科系疾病 已經發展出精準的標靶藥物治療,外科則 借助於新科技的幫助,例如使用影像檢查 創建3D立體模型,透過電腦動畫進行精 準術前模擬,大大確保了手術品質並同時 保護正常生理功能,精準移除病灶,這是 「元宇宙手術模擬平台」團隊全新外科手 術的精準醫療進展,該團隊致力為複雜高 難度手術建構最高水準創新平台,通過結 合虛擬和實作,為醫療提供了全新視角和 體驗,是未來外科醫學發展的重要方向。 過去這十多年來,醫療的進步,透 過個體化和精準醫療,讓臨床團隊可以更 精確地根據患者的基因、身體的生物標記 和臨床特徵,甚至是可預期的治療反應, 來選擇最適合個別的治療方案以提高治療 的效果,減少不良反應,更好地滿足每位 患者的需求。在精準醫療的領域,生物製 劑治療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其中最重要 的里程碑,就是針對類風濕性關節炎以及 僵直性脊椎炎治療的進展。類風濕性關節 炎和僵直性脊椎炎都是慢性的自體免疫發 炎性疾病,導致關節發炎、腫脹、疼痛, 進而發展至功能喪失,嚴重影響生活品 質。過去治療包括傳統藥物治療、物理治 療和生活方式調整,以減輕發炎反應。而 新型的分子標靶生物製劑,更可以早期控 制發炎,防止損傷形成。本期專文介紹類 風濕性關節炎及僵直性脊椎炎的藥物治療 選擇。未來,透過深入研究和技術進步, 將有望實現更個體化和精確的各類急慢性 關節炎治療與保健原則,為患者帶來更好 的結果。 隨著年紀增長,高齡長者體能較 弱,不管是因為退化或是疾病狀態,失 智或失能的比例增加,生活的模式勢必 需要適當地調整,以維持最適的樂活 (LOHAS)狀態,到底什麼是樂活?該如 何與社區連結共同照護高齡病人?我們一 起來認識。 腸子不蠕動就等於阻塞,那為什麼 小小孩天生就有腸子不蠕動的問題呢?很 可能肇因於先天的巨結腸症,該怎麼診斷 怎麼治療,本期小兒外科專欄有詳細介 紹。家中小朋友突然出現了下肢紅點點, 還發生肚子痛,把爸爸媽媽嚇壞了,原來 是類過敏性紫斑症,及時就醫治療就不用 太擔心了,一起來學習認識這個看起來可 怕但相對單純的疾病。 自古紅顏多薄命,有學者認為很有 可能是俗名蝴蝶斑的紅斑性狼瘡所致, 除了皮膚的表現,這個疾病還有什麼其 他的臨床特徵?該怎麼診斷治療?可不 可以懷孕生小孩呢?有些狼瘡病患也合 併腎臟發炎,針對腎臟負擔,平時我們 該如何保養,如何做好腎臟保健,何時 該檢查腎臟功能,以期早期發現腎病, 進一步治療呢?本期內容豐富,相信大 家都能透過專文討論獲得最正確的醫療 知識。 新科技加上新治療的 醫療新世代 ◆ 皮膚部主治醫師 詹智傑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