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醫網 NO.217

vol.217.2023.12月 20 成免疫複合物在血管、腎絲球中堆積, 導致後續一連串的症狀。然而,儘管我 們對這個疾病的病理機轉已有了一些認 識,目前的研究尚無法找到此疾病的預 防方法。 類過敏性紫斑症的疾病表現是什麼? 如何診斷呢? 類過敏性紫斑症的病童常見有以下 症狀表現: ● 皮膚紫斑:是此病最主要的表現也是 診斷必要的條件,所有病童都會出現 血管炎特有的紫斑,典型的紫斑主要 出現在下肢或其他承受壓力的部位, 例如臀部,為紫紅色、略為突起的紫 斑,經按壓後不會消失。也可能輕微 以瘀點(petechiae)表現或嚴重到 出現血泡或潰瘍。 ● 關節炎、關節痛:最常發生在膝蓋、 腳踝等大關節,但手腕、手指亦可能 發生,除了感到腫脹、疼痛外,病童 的關節活動可能會受限,甚至年紀小 的兒童可能會因此不願意走路,不過 關節的影響是暫時性的,大部分在發 病後一周內會緩解。 ● 腸胃道不適:三分之二的病童會有陣 發性肚子痛、血便等症狀,小於5% 的病人甚至會有大量腸胃道出血、「腸 套疊」等嚴重表現,通常在出疹的一 周內發生。 ● 腎臟發炎:三分之一的病童驗尿會有 血尿或是蛋白尿的表現,雖然超過八 成異常會在一個月內恢復正常,但較 嚴重的腎臟病變通常在發病後的第四 到六周出現,因此即使其他症狀都改 善了,仍需要持續回診至發病後六個 月左右。 類過敏性紫斑症的診斷,目前仍仰 賴1990 年美國風濕學會和2010 年歐 洲兒童風濕學會所提出的疾病診斷標準 作為依據,除了有上述典型的皮膚表現 外,還需要符合其他器官侵犯的表現或 是檢驗證據,例如:肚子疼痛、關節炎/ 關節痛、典型的血管切片表現和腎臟的 侵犯,或是尿液檢驗異常。在實驗室檢 查方面,並沒有特別針對此病的檢驗方 式。在病童的身上,常可以發現白血球 數上升、血小板數正常或略為升高,若 是發現血小板低下則需要考慮其他血液 疾病;另外,血中的發炎指標都可能上 升。腸胃道受侵犯的病人可見到糞便潛 血陽性,有腎臟侵犯的病人則可以從尿 液常規檢查中發現血尿或蛋白尿,雖然 腎功能異常不多見,但仍需要定期追蹤 血中肌酸酐數值及尿液檢查以評估腎臟 功能。 在影像檢查方面,針對有明顯腸 胃道症狀的病童,醫師可能會安排腸胃 超音波檢查,除了輔助診斷外也是用來 排除較嚴重的腸套疊。某些病童的表現 可能不典型、或是腎臟侵犯較嚴重的狀 況,這時醫療團隊會依照病情和病童家 長討論是否需要安排皮膚或是腎臟等的 切片病理檢查,以協助疾病診斷和治療 的進行。 我得到了類過敏性紫斑症的疾病,該 怎麼治療,治療效果如何? 類過敏性紫斑症治療以非類固 醇之抗發炎藥(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NSAIDs)為第一 線的治療選擇,若有嚴重的關節疼痛、 腸胃道或者腎臟侵犯,則需要加上類固 醇治療,多數病人對於治療反應良好,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