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醫網 NO.216

憂鬱症藥品常見副作用 抗憂鬱症的藥品主要作用是影響血清素、多巴 胺、正腎上腺素等神經傳導物質來改善症狀。每種 藥品對上述三種神經傳導物質的影響各有不同,有 部分藥品會影響副交感神經的作用,產生的副作用 型態與程度因此各有不同。通常副作用的症狀輕微且能耐受。常見的副作用有口乾、 噁心、腸胃不適、便秘、排尿困難、性慾降低、頭暈等,其他更詳細的資訊請參閱臺 大醫院2011年9月健康電子報中的憂鬱症藥物治療,若對藥品的副作用無法耐受,需 與醫師討論減低原藥品劑量或考量其他類別的藥品。 憂鬱症用藥治療期以及自行停藥問題 根據目前治療指引的建議,憂鬱症病人第一次發作應接受至少六個月以上的治 療,但疾病程度較為嚴重(失能、有自殺念頭等等),或有復發的狀況,可能會需要較 長期的治療。 自行停藥可能會增加藥品戒斷後出現的停藥症候群,例如:焦慮不安、失眠、頭 痛、疲倦、易怒等症狀與憂鬱症復發的風險,切勿自行停藥,如果因為無法忍受副作 用想換藥或停藥,建議需要先與醫師討論評估,以逐步減量拉長時間的停藥方式,讓 身體慢慢適應。 憂鬱症藥物治療 vol.216.2023.11月 30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