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216.2023.11月 14 淺談胰臟癌治療- 「積極面對」是唯一解方 ◆ 腫瘤醫學部主治醫師 楊士弘 胰臟癌並非常見疾病,民眾平時也 很少接觸到相關的知識或是新聞,沒有 透過專業醫療人員了解該疾病,罹病之 後又道聽塗說,追求偏方,延誤病情, 甚至放棄就醫。即使有「癌王」之稱, 卻也非無治癒的可能性。早期胰臟癌的 確往往不具症狀,要早期發現有相當困 難度。等到明顯症狀出現時,大部分已 進展到無法根治的階段。體重減輕、食 慾不振、腹痛、背痛、腹瀉、尿液及眼 睛變深黃色、糞便顏色變淺,血糖控制 不穩定等等現象,都有可能出現,但因 為不具疾病特異性,病患不易警覺而延 誤就醫時機。 晚期(或復發)胰臟癌治療原則1- 耐受度是最重要關鍵 胰臟癌的治療就像是場馬拉松, 在與病魔和時間賽跑時,你會選擇跑得 快,抑或是希望跑得遠?所謂跑得快, 比喻的是藥物治療的成效高,專業術語 稱作「腫瘤反應率」,也就是腫瘤縮小 到一定比例(通常指直徑減少≧30%) 的機會有多大;而所謂跑得遠,比喻的 是治療後預期生命的時間剩多久。用賽 跑的觀念來思考,哪樣的跑者會是最後 的勝出者?既跑得快又跑得遠,也就是 耐力最好的選手。但實際上,頂尖的跑 者,卻是鳳毛麟角。想跑得快,操之過 急,就容易跌倒,一跌倒,可能就落後 一大段,全身摔得傷痕累累,遑論跑得 多遠了。在胰臟癌治療上也是一樣的概 念,患者體力耐力大多差強人意,65歲 以上的長者更是占了一半,慢性病不只 一兩種,又常常伴隨營養不良以及肌少 症,假如一開始就併用越多藥物(通常 是指化療藥物),雖然腫瘤縮小的機會較 大(指反應率較高),但是藥物一多,副 作用就會多,而且不同藥物還往往有類 似的副作用,例如血球低下、免疫力下 降、口腔黏膜受損、腹瀉、噁心、嘔吐 等等,這些化療藥物的共通副作用累加 在一起,沒有夠強的耐受度,怎能撐過 一次又一次的治療,從此成為急診常客。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