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醫網 NO.216

發燒話題 運動對腎臟的影響 生命最後的完整照護 臺大醫院安寧緩和療護-全人醫療的具體實踐記者會 NTUH 兒童專欄 癌症兒童營養照護:治療期間飲食建議 打造有奶體質:產後泌乳攻略 專題報導 精準放射治療的新進展:質子、重粒子和硼 中子捕獲治療的優勢與挑戰 淺談胰臟癌治療-「積極面對」是唯一解方 攝護腺癌的藥物治療 中華民國89年9月創刊 中華民國112年11月 NOV. 2023 vol.216 216 擁有健康知識 豐富彩色人生 Nati onal Tai wan University Hospital HEALTH NETWORK

臺大醫院於1995年創院一百週年之 際,在當年戴東原院長與陳榮基副院長 支持之下,率全國公立醫院之先,由家 庭醫學部成立第一個緩和醫療病房,至 今已照顧過超過萬名以上的末期病人。 安寧緩和療護是個漫長而辛苦的過程, 臺大醫院一直以照顧民眾身心靈的整體 性持續努力並廣受肯定。由於推動成果 斐然,安寧緩和療護團隊於2020年獲衛 生福利部頒「善終照護類最佳團隊獎」。 於緩和醫療病房成立隔年,家庭醫 學部與護理部於1996年開始共同推展居 家安寧療護,把家庭醫學連續性與周全 性的照護理念延伸至社區的末期病人照 護。協助社區病人的症狀緩解、心理靈 性支持、善終準備與家屬的悲傷撫慰, 讓病人能安心在家與家人共度寶貴的時 光,完成在宅善終的心願。在過去三年 疫情對醫院內照護造成重創之際,居家 安寧療護成為病人與家屬黑暗中的微 光,提供無所不在的照護與支持。 在蓮花基金會的支持下,自1998 年開啟的臨床佛教宗教師培訓計畫,迄 今已有39位宗教師在全國47家醫院的 安寧緩和療護團隊照顧病人、家屬及醫 療人員。此培訓模式受到日本相關單位 的肯定與引用,還曾獲日本NHK電視臺 大力報導臺灣靈性照護的卓越成果。 由於病人在各階段的需求面向不 同,有不少末期病人仍在各科病房接受 照護。為了讓所有末期病人都能有機會 接受安寧緩和療護,本院自2005年透 過「安寧共同照護模式」,提供各病房的 末期病人及家屬安寧緩和療護的服務。 透過這樣的外展服務,讓更多的醫療人 員、病人及家屬對安寧緩和療護有正確 的認知,也照護到更多的末期病人。安 寧共同照護的需求逐年增加,到2022年 家庭醫學部已累計照護約2,500位共同 照護的病人。 2019年病人自主權利法正式施行 後,本院家庭醫學部與護理部、社工室 以及臨床心理中心共同合作開設預立醫 療照護諮商門診,前來諮商之民眾年齡 介於18歲至103歲,健保於2022年再 度放寬安寧緩和醫療給付對象,讓包括 老衰以及更多的非癌症末期病人也可以 得到安寧緩和療護的照顧,目前已有35 位病人依據所簽署之預立醫療決定在本 院照護下善終,本院因此榮獲衛生福利 部頒「111年度醫學中心預立醫療決定 推廣績優獎」。 安寧緩和療護團隊成員包括醫師、 護理師、社工師、臨床心理師、臨床宗 教師、音樂及藝術治療師、志工等,積 極地提供末期病人及家屬身心靈的整體 性照顧,不是放棄治療,更不是負面消 極的照護。安寧緩和療護的理念與家庭 醫學強調全人醫療的核心價值完全契 合,臺大醫院安寧緩和療護由家庭醫學 部主責的模式,也引領後續各醫院開辦 安寧緩和療護服務時,多數由家醫科來 ◆ 公共事務室 生命最後的完整照護 臺大醫院安寧緩和療護-全人醫療的具體實踐記者會 醫療團隊 1

負責。緩和醫療病房不僅是提供臨床照 護,同時也是讓醫學院學生學習全人照 護理念的重要場域,目前醫學系及護理 學系等學生皆會來到緩和醫療病房,以 病人為師學習生命末期照護。 臺大醫院安寧緩和醫療團隊於十年 前開始與京都大學等日本、韓國重要學 者合作,長期進行跨文化之安寧療護相 關研究,也透過舉辦東南亞安寧緩和療 護、臨床研究與生命倫理國際人才培訓 工作坊,進行學術醫療外交與善盡臺大 社會責任,亦開啟跨文化交流之契機。 近年亦與美國安德森癌症中心合作進行 跨國隨機臨床對照試驗研究。期能透過 研究,提供病人更有實證的臨床照護。 根據《經濟學人》智庫於2015年 之調查,全球80個國家死亡照護品質評 比中,臺灣排名世界第六。爾後於2021 年發表在《疼痛和症狀處置》期刊,針 對全球81個國家死亡照護品質調查研究 顯示臺灣繼續進步,高居全世界第三, 亞洲第一,此卓越表現實為政府及民間 三十多年來努力推動安寧緩和療護的具 體成果。為提升全國安寧緩和療護的水 準,臺大醫院家庭醫學部亦積極參與臺 灣安寧緩和醫學學會的成立與運作,歷 任部主任皆曾擔任學會理事長職務,目 前學會已經培育了近九百位的安寧緩和 醫療專科醫師,為我國安寧緩和療護的 推展作出貢獻。 安寧緩和療護強調以病人為中心, 不只重視病人身體的痛苦,也注重心 理、社會及靈性的痛苦,讓病人及家屬 過得有尊嚴,尊重每一位病人的文化背 景及價值觀給予最適切的照護。臺大醫 院安寧緩和療護團隊對於我國相關領域 的發展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無論在醫 療服務、學術研究、國際交流、人才培 育、政策推動,各方面都有重大的貢獻 與成果,將持續努力推動全人、全家、 全程、全隊及全社區-五全的安寧緩和 療護,致力於全人醫療的具體實踐。 生命最後的完整照護 臺大醫院安寧緩和療護-全人醫療的具體實踐記者會大合照 vol.216.2023.11月 2

台大醫網 HEALTH NETWORK 擁有健康知識 豐富彩色人生 中華民國89年9月創刊 中華民國112年11月 NOV. 2023 vol.216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Hospital 發 行 人: 吳明賢 召 集 人: 賴逸儒 總 編 輯: 楊志偉 執行編輯:童寶玲 編輯顧問: 李美美、蕭輔仁、盤松青、 洪俊銘、童寶玲、詹智傑、 王振穎、詹其峰、吳嘉峯、 邵幼雲、陳沛裕、蔡紫薰、 董聖雍、黃俊達、曾啟新 編輯企劃: 網頁工作小組 健康教育中心 蕭靜如 攝 影: 喬士明、林依伶、洪敏倫、 胡淑慎 出 版 者: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 附設醫院 地 址: 臺北市常德街1號 健康教育中心 電 話: (02)2356-2114 傳 真: (02)2321-8403 網 址: https://www.ntuh.gov.tw (衛教天地) 設計印刷: 加斌有限公司 電 話: (02)2325-5500 傳 真: (02)2706-7272 本印刷品使用環保油墨印製, 採用符合FSC環保紙印製。 醫療團隊 編者的話 發燒話題 專題報導 醫事人員 介紹 生命最後的完整照護 臺大醫院安寧緩和療護- 全人醫療的具體實踐記者會 公共事務室 在癌症治療上,我們提供全人醫療 童寶玲 醫師 精準放射治療的新進展:質子、重粒 子和硼中子捕獲治療的優勢與挑戰 王駿瑋 醫師 淺談胰臟癌治療- 「積極面對」是唯一解方 楊士弘 醫師 攝護腺癌的藥物治療 李易璁 藥師 運動對腎臟的影響 姜至剛 醫師 劉宣昕 高級管理師 老年醫學部-王牧羣醫師 小兒部-康竣閔醫師 01 05 06 07 08 10 14 16

兒童專欄 保健園地 台大花絮 健康營養 補給站 癌症兒童營養照護:治療期間飲食建議 許培羣 營養師 地中海飲食 陳乃嘉 營養師 打造有奶體質:產後泌乳攻略 楊佩瑜 物理治療師 常見用藥Q&A 江旻霖 藥師 【金山快訊】 漫談體外震波碎石 羅松文 放射師 喚醒免疫系統的抗癌力量:免疫檢查點抑制劑 林盈秀 護理師 謝淑華 管理師 讀者Q&A 健康教育中心 21 25 28 23 29 31 33

◆ 婦產部主治醫師 童寶玲 我們這期探討嚴重癌症疾病。當 我們周遭的朋友或家人被診斷有「癌 王」之稱的胰臟癌時,都非常震驚且難 過。胰臟癌被發現時,往往已是晚期, 治療過程如同馬拉松賽跑,化療藥物種 類多,但效果不佳。身體狀況良好,高 耐受性成為治療成敗關鍵,要勇敢面對 治療。 攝護腺癌是年紀大男性常見的泌尿 道癌症,可使用之藥物也很多,長期治 療下仍可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 而解決兒童癌症的營養問題,是複 雜任務。治療期間除了要有足夠的熱量 和蛋白質攝取以維持療效,更要顧及孩 子的生長及發育,是父母的一大挑戰。 在癌症末期的照顧上,臺大醫院自 1995年起推動安寧緩和療護,目前已成 功在全國推展全人醫療,交出漂亮的成 績,讓癌症末期照顧不再害怕。 癌症雖可怕,但我們有新的治療 武器。在這一期我們介紹嶄新的治療方 法,包括放射腫瘤科的尖端粒子治療技 術和化學治療中喚起免疫系統的免疫檢 查點抑制劑的應用。這些新的方法讓我 們在癌症治療上擁有更多武器,對於頑 固的癌症治療提供新希望。 最後,本期介紹輕鬆話題,給哺 乳的媽媽提供增加乳汁分泌的小秘密, 告訴您運動可以保護腎臟的甜蜜建議, 還分享了體外震波碎石痛痛不再來的親 身寶貴經驗。期待您閱讀完後有滿滿的 收穫。 在癌症治療上, 我們提供全人醫療 5 編者的話

vol.216.2023.11月 6 醫事人員 介紹 醫事人員 王牧羣 醫師 現職 臺大醫院老年醫學部主治醫師 專長 老年醫學、家庭醫學、緩和醫學、整合醫學 學歷 ● 國立陽明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生物統計組博士 ● 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醫學士 經歷 ● 臺大醫院新竹臺大分院老年醫學部主治醫師 ●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老年醫學科主治醫師 ● 臺大醫院老年醫學部研修醫師 ● 光田綜合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 門診時間 王醫師貼心小叮嚀 伴隨平均壽命的延長,臺灣高齡人口急速上升。然而,這並不意味著健康餘命也 相應延長。高齡長輩常常面臨多重疾病並使用多種藥物,也容易出現失智、譫妄、衰 弱、骨鬆、跌倒等老年症候群。面對這些複雜的身體狀況,特別是對於那些有認知或 聽力障礙的長輩,需要醫療團隊給予更多愛心和耐心照顧。無論是您自己還是您的長 輩,都建議適度運動和均衡飲食,保持愉悅的心情,維持人際互動,期許人人年長後 都能活得健康,實現健康老化(註)的目標。 介 紹 註: 指中老年人在人生的後半段都能順利開展 正向健康的生活,包括:(1))降低疾病 與失能(disability)之發生率;(2) 維持 高度的認知與身體功能;(3) 積極參與日 常活動(資料來源:https://wellbeing. mohw.gov.tw/nor/pstunt/1/820)

7 醫事人員 康竣閔 醫師 現職 臺大醫院小兒部主治醫師 專長 小兒過敏免疫風濕疾病、一般小兒科學、檢驗醫學、 免疫檢驗、血庫檢驗 學歷 ●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班 ●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系醫學士 經歷 ●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兼任講師 ● 臺大醫院檢驗醫學部主治醫師 ● 臺大醫院檢驗醫學部住院醫師 ● 臺大醫院小兒部住院醫師 門診時間 康醫師貼心小叮嚀 過敏疾病如異位性皮膚炎、過敏性鼻炎或氣喘等,是兒童常見的健康問題。常 言道過敏跟個人先天體質有關,但仍然可以透過一些方法來做良好的控制和調整:規 律的運動、均衡健康的飲食、正常的作息、檢測並避開生活中的過敏原等等。除此之 外,適時徵詢醫師意見,按照醫師囑咐做長期的保養和追蹤,也可以減少嚴重症狀的 發生,保持健康狀態和改善生活品質。 介 紹 醫事人員 介紹

vol.216.2023.11月 8 發燒話題 運動是維持健康的重要方式,各 式各樣的運動盛行讓有意運動者擁有更 多元的選擇。運動帶來的有氧或肌力訓 練,皆影響身體的五臟六腑,今天將由 專業腎臟專科醫師來聊聊運動對於腎臟 所帶來的影響及相關建議。 腎臟是沉默的器官,主要功能為把 身體廢物代謝出去。身體喝進來、吃進 來、甚至呼吸進來的物質,在經過身體 吸收養分並代謝後,會將廢棄物經由腸 胃道、腎臟、皮膚或呼吸等方式排放出 體外,而水溶性的物質就是靠腎臟來處 理,並以尿液的形式代謝出去。 隨著年紀增長,超過40歲以後,腎 功能每年約下降1%,由於腎功能退化是 不可逆的,因此我們要從各方面來減少 腎臟功能衰弱或老化的速度。除了注意 飲食、各種口服藥物外,運動更是在護 腎環節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傳聞運動後從皮膚排汗可以減輕腎臟 排尿、排毒的負擔嗎? 當然沒有這回事!但在運動排汗過 程中,可以促進體內的各種循環過程順 暢運作,因此運動仍是有正向效益。 腎功能不好的人,會導致身體代謝 物無法由尿液充分排出,留在體內的代 謝廢物即為尿毒素,尿毒素累積後會對 人體造成傷害,也會加速身體的老化。 慢性腎臟病病人會提早老化 (premature aging)。為了延緩一般腎 功能不佳的病人進展為慢性腎臟病而面 臨高合併症及死亡率,我們在病人腎臟 病症狀輕微時,就需加以控制,其中飲 食是最需要強調與在意之處。對於腎臟 運動對腎臟的影響 ◆ 口述/資料提供:內科部腎臟科主治醫師 姜至剛 ◆ 採訪/撰稿:公共事務室高級管理師 劉宣昕

9 發燒話題 病及慢性腎臟病、腎功能明顯不好的病 人,需要中、低蛋白飲食。低蛋白飲食 腎臟保護的概念已獲證實,但需特別強 調攝取低蛋白同時熱量要足夠;另因腎 臟排磷功能會變差,因此也建議需避免 高磷的飲食,其中,加工食品往往添加 「磷」以保鮮、保水、增加口感。 為了增進腎功能的保護以減少併發 症,要鼓勵腎友進行飲食管理及適當運動。 適當運動對腎臟保健的好處 腎功能不佳者,也常常會面臨肌力 不足或肌少症的問題,其中一個因素是尿 毒素會讓肌肉趨於萎縮。肌肉是一個動態 成長的狀態,運動刺激它會讓肌肉增長肥 厚變大;相反,失能不運動讓它萎縮,而 尿毒素正是會讓肌肉萎縮的原因之一。 當從事運動時,運動過程中會促進 身體代謝。一般的有氧運動,是一種調和 運動,會慢慢讓心跳上升、加速循環,同 時也能增強心肺功能。運動被證實對於心 肺功能與循環是有益的。對腎臟而言,就 是維持好的血液灌流,可以加速排出尿毒 素。因此我們鼓勵腎功能不佳的病友要從 事適度的運動,因為它改善的並不僅限於 腎臟,而是全身性的改善。另也請記得運 動中及運動後應補充適量水分,運動後還 要補充適當蛋白質。 運動過量可能對腎臟帶來的風險 說到運動過量,我們常會反射性 的想到極端過量運動引發「橫紋肌溶解 症」,這是平時沒準備或準備不夠而過度 運動造成的結果,經常發生在平日沒在 訓練或練習不夠的逞強運動者身上。「橫 紋肌溶解症」指的是身體橫紋肌因提供 的能量不足以應付需求,造成肌肉細胞 的壞死及細胞膜破裂,細胞內組織及肌 球蛋白滲漏出來,進入血液並過濾至尿 液中。嚴重者因結晶阻塞腎小管會導致 腎臟機能損傷,出現急性腎衰竭。 在運動過程中,腎臟角色是被動 的,於從事高強度或長時間的極限運動 時,風險也就會隨之增加。一般馬拉松 選手,因處於長期高強度的訓練且是慢 慢加重訓練分量,他們的肌肉缺氧耐受 力等能力是比較強的;但一般人較沒有 這樣的訓練,耐受力較低,若真的擔心 會有橫紋肌溶解症,平時可透過漸進式 的重量訓練、適當運動、維持肌肉量, 就不會在突然從事高強度運動或是運動 過量時,出現橫紋肌溶解的現象。 結論 腎臟病的病人,較容易面臨提早老 化,適度的運動可以維持體力,對於心肺 功能的正面影響已經證實,運動間接對腎 臟的灌流及體液恆定也有益處,因此建議 腎臟病友選擇自己喜愛及可以持久執行的 運動項目來維持固定的運動習慣。 若要進行極限運動,一定要有妥 適的準備並評量自己的體能是否足夠, 若沒有適度的訓練就貿然從事過度的運 動,易導致橫紋肌溶解,造成急性腎臟 衰竭;倘未及時搶救,有些甚至會有生 命的危險,不可不慎。 有氧運動或無氧運動對維持身體健 康都有一定的效果,有氧是提升心肺功 能、無氧是對於自身肌肉的含量維持, 避免過度的衰老;建議以中庸方式維持 運動習慣、持續運動。運動過程中需適 度的水分補給,運動後則以均衡飲食為 主。期待腎友們都能找到自己所愛的運 動,持之以恆的鍛鍊,讓護腎的道路 上,能夠走得更平順。

精準放射治療的新進展: 質子、重粒子和硼中子捕獲治療的優勢與挑戰 在癌症治療領域中,放射治療一直 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為了進一步提升治 療效果,放射技術持續在創新及發展。 質子、重粒子和硼中子捕獲治療是尖端 粒子治療技術的代表。與化療/標靶/ 免疫治療從細胞微觀的生物學角度來治 療癌症不同,這些粒子治療利用不同射 束的物理特性,無論是利用質子或重粒 子這些帶電粒子獨特的能量釋放現象, 或是硼-10和中子作用後的核反應,將 放射劑量高度集中到腫瘤部位,達到精 準破壞腫瘤而不傷害正常組織。接下來 將簡要介紹這些尖端的粒子治療技術。 質子治療 1. 原理: 質子治療是依賴於高能質子束(> 200MeV)的產生,質子束最重要的特 性是在質子進入體表後在特定深度處釋 放大部分能量,這種現象被稱為布拉格 尖峰(Bragg peak)。這種特性使得質 子能夠集中而且精確地傳遞放射劑量至 腫瘤部位,從而減少對鄰近正常組織的 損害。 2. 優勢: 由於質子能夠精準定位減少對周 圍正常組織的損害。因此,許多國內外 先進的醫療中心都投入了大量資金和資 源來建立質子治療中心。在未來的幾年 中,臺灣有可能成為全球質子治療設備 最集中的國家。以臺大為例,癌醫中心 分院建置了「輻射科學暨質子治療中心」 (簡稱輻質中心,如圖二),並配置了最 新式的筆尖式掃描技術(Pencil beam scanning)。相較於傳統的質子技術, 能夠完成更佳的治療效果,有助於提高 臺灣質子治療的水平。 vol.216.2023.11月 10 專題報導 ◆ 腫瘤醫學部放射腫瘤科主治醫師 王駿瑋

11 專題報導 依目前現有文獻,質子可應用的臨 床適應症如下: (1) 兒童癌症:與傳統放射治療相 比,質子治療能夠減少兒童癌症 患者的長期副作用和二次惡性腫 瘤的風險。 (2) 顱底部和中樞神經系統腫瘤:質 子治療對於貼近腫瘤的重要器官 (如腦幹、脊柱和視神經等)可提 供更好的保護效果。 (3) 前列腺癌:在研究報告,質子治 療的疾病控制率與傳統放射治療 相當,並降低了泌尿道和直腸毒 性的發生率。 (4) 胸部或肝臟腫瘤:部分文獻顯示 質子治療對於肺部或肝臟功能損 傷較少,因而可提高放射劑量, 達到更好的疾病控制效果。 (5) 復發腫瘤:對於已經接受過放射 治療和其他治療後復發的腫瘤, 在適當情況下進行質子照射,能 夠降低二次放射治療可能產生的 併發症。 3. 挑戰: (1) 可用性有限:質子治療需要專門 設施,建置成本高且所需空間較 大,因此目前多集中在少數醫學 中心。 (2) 高建置及維護成本:建置一個質 子治療中心成本高達數十億元, 每年的維護成本也需數億元。高 昂成本無形中轉嫁給病患,使得 整個療程的費用需要數十萬甚至 百萬元以上。 (3) 臨床效益待確認:儘管質子治療 在某些腫瘤中顯示出較好的治療 效果,但仍需要更多的臨床研究 和長期觀察來驗證質子治療的實 際效益。 重粒子治療 1. 原理: 重 粒 子 治 療(Heavy particle therapy)是利用碳或氦等高能粒子來治 療腫瘤的一種治療方法。這些粒子相對 於質子具有較大的質量和電荷,因此能 夠增強生物效應(Relative Biological Effectiveness,RBE)。透過增強的生物 效應,重粒子治療在給予相同劑量的情 況下,能夠產生接近光子或質子三倍的 破壞力(RBE=3),對癌細胞造成更大 的治療效果。 2. 優勢: 重粒子具有較高的生物效應 (RBE),尤其對於部分對放射具有抗性的 癌症特別有效。同時,重粒子的布拉格 尖峰現象更為明顯,若能精準對位,獨 特的物理特性使得劑量分布更加集中, 減少對周圍組織的損害。 適合重粒子治療的案例數相對不 多,可能適用於以下情況: (1) 具放射抗性之腫瘤:例如惡性 肉瘤(sarcoma)、黑色素瘤 (malignant melanoma) 及 腺樣囊狀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等。這些腫瘤對於 光子的反應較差,然而重粒子因 為具有較高的生物效應,對於這 類腫瘤可能有較高的治療效益。 (2) 顱底部和脊髓腫瘤:例如脊索 瘤(chordoma)和軟骨肉瘤 (chondrosarcoma)。因貼近重 要器官,等同質子治療,重粒子 有機會給予較高劑量,達到比光 子治療更好的控制效果。

圖一 臺大癌醫-質子治療室實景 vol.216.2023.11月 12 (3) 消化道及泌尿道腫瘤:根據日本 的研究成果顯示,重粒子治療在 肝癌、胰臟癌、直腸癌、腎臟癌 等消化道及泌尿道方面的癌症治 療上,有相當不錯的成效。 3. 挑戰: (1) 設施普及性有限:重粒子治療的 建置成本較質子更高,全球只有 極少數國家擁有此類設備。 (2) 長期效應和毒性:不只對於腫 瘤,重粒子對正常組織的生物效 應也較大。如果治療範圍內仍有 部分正常組織,或者治療時因呼 吸或擺位誤差而導致照射到非預 期處(如鄰近器官),亦可能會造 成嚴重的副作用。 (3) 臨床經驗有限:重粒子治療目前 的臨床經驗和長期追蹤個案人數 有限,需要更多研究來證實長期 效益是否優於質子或光子。 硼中子捕獲治療(BNCT) 1. 原理: 硼中子捕獲治療(BNCT)是一種 獨特的治療方法。它利用了硼-10和中 子之間的核反應來選擇性地摧毀腫瘤細 胞。首先,給予患者含硼的化合物,這 些化合物會在腫瘤細胞內積聚,然後用 低能量中子照射腫瘤。中子與藥物中的 硼-10相互作用產生核反應,釋放出能 量很高但穿透距離很短的粒子(鋰-7及 α粒子),選擇性地摧毀腫瘤細胞。 2. 優勢: BNCT 產生的α粒子及鋰-7粒子的 射程非常短,約只有5-9μM,不超過一 個腫瘤細胞的直徑(約10-20μM)。理 想狀況下破壞的範圍僅限於腫瘤細胞, 對周圍正常細胞的傷害較少。此外,產 生的α粒子的生物效應高於光子,對於 具有放射抗性的腫瘤可能有更好的成效。 目前全球治療案例僅有一千多例, BNCT 可能適用於以下情況: (1) 具有放射抗性的惡性腫瘤,例 如顱內惡性膠質瘤(malignant glioma)、 黑 色 素 細 胞 瘤 (melanoma)等。類似於重粒 子治療,BNCT 產生的α粒子具 有較高的生物效應(RBE),對於 具有放射抗性的腫瘤可能具有更 高的治療效益。 (2) 復發性腫瘤,例如惡性腦瘤、頭 頸癌、皮膚癌、兒童腫瘤等。如 果傳統治療已經無效,BNCT 有 時可以帶來令人驚艷的治療效果。 3. 挑戰: (1) 中子源的來源有限:BNCT 需要 適當的中子源。在臺灣中子射源 需要透過清大的原子反應爐經由 核反應才能製造,一般的醫療院 所無法自行產生合適的中子射源。

圖二 臺大癌醫-輻射科學暨質子治療中心(輻質中心) 13 專題報導 (2) 腫瘤吸收含硼藥物的效果:BNCT 的成功關鍵是腫瘤能夠有效攝取 含硼藥物,並且正常細胞攝取量 必須遠低於腫瘤,才能發揮其靶 向選擇效果。然而並不是所有腫 瘤都具有此特性。 (3) 穿透深度受限:由於中子束的穿 透深度有限,如果腫瘤距離體表 深度大於7公分,則無法發揮效 果。這意味著位於身體軀幹(如 胸、腹、骨盆腔)較深處的腫瘤 並不適合。 (4) 臨床經驗有限:目前全球BNCT 的臨床治療案例僅有一千多例, 遠低於質子或重粒子,因此需要 進一步累積臨床經驗。 結論 相較於一般光子,質子治療、重粒 子治療和硼中子捕獲治療提供了新的突 破和潛力。然而,這些技術面臨著建置 成本高、普及性差以及臨床證據有限等 挑戰。特別是在臺灣的健保制度下,開 發和維持這些技術更加困難。不同的粒 子治療技術仍具有不同的臨床限制和適 應症,目前無法完全取代光子治療。透 過持續的研究、經驗積累和國際合作, 才能充分了解各種技術的優缺點,發揮 這些先進技術的潛力,造福更多的癌症 患者。

vol.216.2023.11月 14 淺談胰臟癌治療- 「積極面對」是唯一解方 ◆ 腫瘤醫學部主治醫師 楊士弘 胰臟癌並非常見疾病,民眾平時也 很少接觸到相關的知識或是新聞,沒有 透過專業醫療人員了解該疾病,罹病之 後又道聽塗說,追求偏方,延誤病情, 甚至放棄就醫。即使有「癌王」之稱, 卻也非無治癒的可能性。早期胰臟癌的 確往往不具症狀,要早期發現有相當困 難度。等到明顯症狀出現時,大部分已 進展到無法根治的階段。體重減輕、食 慾不振、腹痛、背痛、腹瀉、尿液及眼 睛變深黃色、糞便顏色變淺,血糖控制 不穩定等等現象,都有可能出現,但因 為不具疾病特異性,病患不易警覺而延 誤就醫時機。 晚期(或復發)胰臟癌治療原則1- 耐受度是最重要關鍵 胰臟癌的治療就像是場馬拉松, 在與病魔和時間賽跑時,你會選擇跑得 快,抑或是希望跑得遠?所謂跑得快, 比喻的是藥物治療的成效高,專業術語 稱作「腫瘤反應率」,也就是腫瘤縮小 到一定比例(通常指直徑減少≧30%) 的機會有多大;而所謂跑得遠,比喻的 是治療後預期生命的時間剩多久。用賽 跑的觀念來思考,哪樣的跑者會是最後 的勝出者?既跑得快又跑得遠,也就是 耐力最好的選手。但實際上,頂尖的跑 者,卻是鳳毛麟角。想跑得快,操之過 急,就容易跌倒,一跌倒,可能就落後 一大段,全身摔得傷痕累累,遑論跑得 多遠了。在胰臟癌治療上也是一樣的概 念,患者體力耐力大多差強人意,65歲 以上的長者更是占了一半,慢性病不只 一兩種,又常常伴隨營養不良以及肌少 症,假如一開始就併用越多藥物(通常 是指化療藥物),雖然腫瘤縮小的機會較 大(指反應率較高),但是藥物一多,副 作用就會多,而且不同藥物還往往有類 似的副作用,例如血球低下、免疫力下 降、口腔黏膜受損、腹瀉、噁心、嘔吐 等等,這些化療藥物的共通副作用累加 在一起,沒有夠強的耐受度,怎能撐過 一次又一次的治療,從此成為急診常客。

15 專題報導 因此,最重要的初始關鍵,就是 根據當時的身體狀況,選擇最適合的治 療藥物種類及強度,這需要有經驗的醫 師專業評估才有辦法,開始治療之後依 據後續的病情變化以及副作用,時時 調整藥物種類及劑量。沒人會預期自 己得到胰臟癌,也當然不會先練好體力 耐力才來,要能讓醫師為患者爭取更多 的治療空間,需要的是患者及家屬的強 力配合,才能讓耐受度及體力流失不要 太快。患者常常問醫師自己還能做什麼 努力,其實不用想得太複雜,一樣回到 競賽選手的思維:正常的作息、適度的 肌耐力活動、合適的食物熱量及營養組 成、正念,以上皆要逐步累積並持續。 想想自己過去常常耍廢不運動,吃完飯 坐在客廳吹冷氣看電視的日子,體力衰 退如何之快吧。而家人的陪伴、關心及 緊盯,也是患者是否能堅持下去的重要 關鍵:定期量體重、測血糖、吃藥、量 體溫,該來醫院就醫就要來,不要在家 硬撐,這不就是展現自己及家人積極配 合醫師治療的最佳證明嗎? 晚期(或復發)胰臟癌治療原則2- 非正規醫療需多加討論 這裡所指的「非正規醫療」,指的 是非針對該期別或是病情的全世界所公 認的標準治療方式,非診療指引建議的 治療方式;中草藥物或是偏方及健康食 品等輔助/替代療法則非本部分討論範 圍。以手術切除為例,如果是早期胰臟 癌一開始就接受切除手術,算是標準治 療,但如果是晚期或是轉移性胰臟癌, 未經過化學治療而一開始就接受腫瘤切 除(包含原發部位及轉移),就不算是 正規醫療。千萬不要以為醫師沒有一開 始幫你切除腫瘤,就不叫積極治療,也 不是你硬要逼醫師或是有醫師願意幫你 切除不應該切除的腫瘤,就叫做積極面 對,這是完全不懂胰臟癌治療的人才會 做的事。 正規醫療是經過多年的臨床驗證, 甚至是需要經過大規模臨床試驗,證明 其有效性以及風險後,才會成為世界所 認可的標準治療,也會有診療指引或是 共識可供專業醫師參考。以化學治療為 例,目前健保所給付的胰臟癌化療藥 物,只要按照其所規定期別狀況給予治 療,屬正規治療。以標靶及免疫治療為 例,除了需要經過基因檢測作為重要參 考依據之外(目前需要自費),並非每 一種標靶及免疫治療都算是正規治療, 目前也都沒有健保給付,這部分就需要 參考臨床試驗結果及各國規定,配合醫 師詳細討論;以細胞治療為例,部分種 類(並非全部)細胞治療是符合國家公 告的管理辦法,在合格場所實施,且需 要自費(各家醫院收費不同),雖然合 乎法律,但也不能算是這裡所謂的正規 治療,要考慮使用時,需要與醫師討論 後,考量利弊得失再做決定。 「積極面對」這四個字,只是一個 原則,說得容易,但做起來也非難事, 端看患者及家屬的決心而已。看似做得 多、無頭蒼蠅、亂槍打鳥、病急亂投 醫、不找專業人員討論,並不算是積 極面對。儘管大多數的胰臟癌預後不 佳,但是遵從醫囑,配合回醫院檢查與 治療,積極處理治療所帶來的副作用之 外,也要兼顧家庭生活,與身邊的親人 朋友溝通,多多互動,方能讓病患獲得 最大的好處。

vol.216.2023.11月 16 攝護腺癌 的藥物治療 ◆ 藥劑部藥師 李易璁 攝護腺癌又稱為前列腺癌,是一 種只會發生在男性的癌症。根據國民健 康署「109 年癌症登記報告」統計,臺 灣的攝護腺癌每10 萬人發生率約為61 人,發生率在男性中排名第5 位(占 全部惡性腫瘤發生個案數的5.88%), 死亡率則在男性排名第6 位(占全部 惡性腫瘤死亡人數的3.45%),是占 男性生殖器官癌中發生率最高的癌症 (94.34%)。 攝護腺癌在50歲以前發生率非常低 (每10萬人不到25人),但隨著年齡增 加發生率也逐漸升高,60至80歲是最 容易發生攝護腺癌的年齡。 攝護腺癌的症狀、分期與治療選擇 攝護腺癌可以依照是否有轉移, 分 成 侷 限 性(localized prostate cancer,代表腫瘤尚未侵犯至淋巴 結也並未轉移至其他器官)與轉移性 (metastatic prostate cancer,代表 腫瘤轉移至骨頭或其他內臟器官)。 其中,侷限性攝護腺癌又可以依 照攝護腺特異抗原(prostate-specific antigen,PSA)、癌症臨床分期(TNM staging)、切片葛里森分級(Gleason grading system)等指標分為5種不同 復發風險族群。葛里森分級是依照腫瘤 細胞在顯微鏡下的外觀,給予不同的分 數(1至5分,分數越高代表惡性度越 高),並且取最多與次多的兩種細胞分 數相加而成的一個分級系統。依照分數 加總結果,可以進一步分為以下5個等 級,等級越高代表疾病進展越後期,治 療後復發的機率也越高: 1. 葛里森分級第一級:葛里森分數2至 6分。 2. 葛里森分級第二級:葛里森分數7 (3+4)分。 3. 葛里森分級第三級:葛里森分數7 (4+3)分。 4. 葛里森分級第四級:葛里森分數8 (4+4、3+5、5+3)分。

表一 攝護腺癌分期與可以選擇的治療方式﹝註1﹞ 分期 復發風險 TNM分期 葛里森分級 PSA數值 (ng/mL) 可選擇的治療方式﹝註2﹞ 侷限性 攝護腺癌 極低 T1c 第一級 <10 積極監測、放射線治療、根除性 攝護腺切除手術(合併骨盆淋巴 結清除手術)、賀爾蒙治療 低 T1-+T2a 第一級 <10 中 T2b-T2c 第二、三級 10-20 高 T3a 第四、五級 >20 極高 T3b-T4 第五級(或第 四、五級的切片 有4片) 無定義 淋巴結侵犯性攝護腺癌 放射線治療、賀爾蒙治療、根除 性攝護腺切除手術(合併骨盆淋 巴結清除手術) 骨頭或內臟器官轉移性攝護腺癌 賀爾蒙治療、睪丸切除術、化學 治療、標靶治療、免疫治療 註一: 分期方式參考美國NCCN(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治療指引內容。 註二: 侷限性攝護腺癌依據不同復發風險以及預期餘命考量,每個人最適合的治療方式並不一定相同。 另外,賀爾蒙治療所需的時間長短,也根據不同分期而有所差異。 17 專題報導 5. 葛里森分級第五級:葛里森分數9至 10分。 在第一次被診斷出攝護腺癌時,約 有八成的病人是侷限性攝護腺癌,此時 通常沒有明顯的症狀或是出現的症狀較 不具特異性,如:下泌尿道症狀(頻尿、 夜尿、尿急、排尿不適感)、血尿、精液 有血。這些症狀在攝護腺肥大、泌尿道 感染、攝護腺發炎時都有可能出現,若 出現上述情況並不代表罹患攝護腺癌。 有症狀時尋求醫師的協助,才能得到正 確的診斷及妥善的治療。 當病程進展到末期而出現轉移時, 由於骨頭是攝護腺癌最容易轉移的器 官,因此就容易出現骨頭痛、背痛,在 這個狀況下也會出現血尿、排尿困難、 體重下降等症狀。 治療的選擇上,除了積極監測 外, 放 射 線 治 療(radiotherapy, RT)、根除性攝護腺切除手術(radical prostatectomy)、骨盆淋巴結清除手術 (pelvic lymph node dissection)、賀爾 蒙治療(hormone therapy)都是侷限 性攝護腺癌可以選擇的治療方式。當進一 步演變成轉移性攝護腺癌時,治療方式以 全身性的藥物治療為主,包含:賀爾蒙治 療、化學治療、標靶治療、免疫治療等。 目前臺灣較常使用的是美國的分期 方式,每個分期與可選擇的治療方式整 理如表一。

vol.216.2023.11月 18 雄性素去除療法(androgen deprivation therapy,ADT)與攝護腺癌的藥物 治療 當攝護腺癌復發風險不高時,治療 主要以手術或是放射線治療為主,但是 當復發風險較高或是已經產生轉移時, 使用雄性素去除療法來降低體內雄性素 (睪固酮)的濃度是主要的標準治療,目 前有兩種方式可以達到這個目的:手術 去勢(睪丸切除術)、藥物去勢(賀爾蒙 治療)。 目前臺大醫院針對攝護腺癌可以使 用的藥物如表二,各類藥品的介紹將於 後文做說明。 表二 臺大醫院現有的攝護腺癌治療藥物 學名 商品名 常用劑量與使用方式 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受體促效劑(GnRH agonists) Leuprorelin Acetate 柳菩林注射劑(Leuplin) 每個月一次,3.75毫克,皮下注射 Goserelin Acetate 諾雷德注射劑(Zoladex) 每個月一次,3.6毫克,皮下注射 Leuprorelin Acetate 癌立佳注射劑(Eligard) 每3個月一次,22.5毫克,皮下注射 Goserelin Acetate 諾雷德注射劑 (Zoladex LA) 每3個月一次,10.8毫克,皮下注射 Triptorelin Pamoate 達菲林注射劑 (Diphereline P.R.) 每3個月一次,11.25毫克,皮下或肌肉注射 Triptorelin Pamoate 帕摩霖注射劑 (Pamorelin) 每6個月一次,22.5毫克,肌肉注射 第一代抗雄性素藥物(first-generation anti-androgens) Cyproterone acetate 安得卡錠(Androcur) 每天200-300毫克,飯後口服 Bicalutamide 可蘇多錠(Casodex) 每天50毫克,口服 第二代抗雄性素藥物(second-generation anti-androgens) Abiraterone Acetate 澤珂錠(Zytiga) 每天早上1次,每次1,000毫克,空腹時口服(需搭配 使用每日兩次普力多寧錠(Predonine),每次5毫 克) Enzalutamide 安可坦軟膠囊(Xtandi) 每天1次,160毫克,口服 Apalutamide 安列康膜衣錠(Erleada) 每天1次,240毫克,口服 Darolutamide 諾博戈膜衣錠(Nubeqa) 每天2次,每次600毫克,隨餐口服 化學治療藥物(chemotherapy) Docetaxel 剋癌易注射劑(Taxotere) 使用劑量依照實際狀況有所不同,靜脈注射 Cabazitaxel 去癌達注射劑(Jevtana) 每3周一次,每平方公尺20-25毫克,靜脈注射 鐳-223放射治療(radiopharmaceutical therapy) Radium-223 Dichloride 鐳治骨注射液(Xofigo) 每4周一劑,每公斤體重55 kBq,共6劑,靜脈注射

19 專題報導 1. 賀爾蒙治療 攝護腺細胞的生長與睪固酮息息相 關,因此降低體內睪固酮的濃度,可以 有效減緩攝護腺癌的生長。這時會使用 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受體促效劑(GnRH agonists),這類藥物在一開始使用的時 候會促進睪固酮的釋放,使得體內睪固 酮濃度會短暫升高,但因為身體機制會 調節睪固酮的釋放,所以持續使用一段 時間後,體內睪固酮濃度就會下降,以 達到藥物去勢的目的。 由於開始使用初期,睪固酮濃度會 短暫增加,反而會出現刺激攝護腺癌細 胞的生長,並加重潛在症狀的現象(flare phenomenon),這些症狀包含:骨頭 痛、神經病變、血尿、尿道或膀胱出口 阻塞等都有可能因此變嚴重,所以除了 單用以外,也可以搭配抗雄性素藥物一 起使用至少2至4周,減少睪固酮增加 的幅度,以減輕上述相關症狀。 目前臺大醫院可以使用的品項有: 柳菩林注射劑(Leuplin)、諾雷德注射劑 (Zoladex)、癌立佳注射劑(Eligard)、 諾雷德注射劑(Zoladex LA)、達菲林 注射劑(Diphereline P.R.)、帕摩霖注 射劑(Pamorelin)。這類藥物多是經由 皮下或肌肉注射,目前新上市的藥品最 久可以6個月施打一次即可。 2. 抗雄性素藥物 抗雄性素藥物主要作用是可以結合 到雄性素受體上,抑制睪固酮的作用或 是可以直接抑制生成睪固酮的酵素,達 到降低睪固酮的效果。目前臺大醫院可 以使用的品項,可以分為: (1) 第一代:安得卡錠(Androcur)、 可蘇多錠(Casodex)。 (2) 第二代:澤珂錠(Zytiga)、安 可坦軟膠囊(Xtandi)、安列康 膜衣錠(Erleada)、諾博戈膜衣 錠(Nubeqa)。其中,澤珂錠 (Zytiga)屬於抑制生成睪固酮 酵素的藥物,由於會同時抑制睪 丸、腎上腺、攝護腺腫瘤細胞生 成睪固酮的酵素,因此會使得血 液中腎上腺皮質素濃度降低,為 了彌補降低的皮質素,腎上腺反 而會過度分泌皮質素,所以容易 造成高血壓、低血鉀、體液滯留 的副作用,因此需同時搭配每日 兩次普力多寧錠(Predonine), 每次5 毫克使用,以減少這 方面的副作用。而且,澤珂錠 (Zytiga)的效果也容易受到食物 的影響,因此建議在早上起床空 腹時先使用,並且1個小時之後 再進食。 學名 商品名 常用劑量與使用方式 標靶治療(targeted therapy) Olaparib 令癌莎膜衣錠 (Lynparza) 每天2次,每次300毫克,口服 免疫治療(immunotherapy) Pembrolizumab 吉舒達注射劑 (Keytruda) 每3周一次,200毫克,靜脈注射 每6周一次,400毫克,靜脈注射

vol.216.2023.11月 20 第一代藥物主要都是與賀爾蒙藥 物一起使用,以減輕賀爾蒙治療初期造 成的症狀加劇現象。因此會在賀爾蒙治 療前7天或是與賀爾蒙治療同時開始使 用,並同時使用約至少2至4周。 第二代藥物目前研究顯示可以有效 降低死亡率與疾病惡化的程度。因此, 對於極高復發風險或是已經轉移至骨頭 及其他內臟器官的病人,可以考慮即早 使用。 3. 其它後線藥物治療 當上述賀爾蒙治療無效時,稱為去 勢抗性攝護腺癌(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CRPC),治療的選 擇以化學治療、鐳-233放射治療、標靶 治療、免疫治療為主。醫師會根據目前 的疾病轉移程度、癌症細胞的基因型, 選擇適合的治療方式。若之前沒有使用 過第二代抗雄性素藥物,這時也可以依 疾病狀況選擇使用。 藥物治療的副作用與預防方式 除了前面提到初期有可能出現症 狀加劇現象外,性慾降低或喪失、熱潮 紅、肌肉量下降、脂肪增加、疲倦、體 重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情緒問 題與認知功能障礙也是在雄性素去除療 法期間有可能出現的副作用。除此之 外,由於睪固酮也與骨頭的生長息息相 關,缺乏睪固酮後容易造成骨密度降低 與增加骨折風險。 上述症狀大部分與生活息息相關, 因此若不積極處理會大大的影響生活品 質。可以搭配藥物使用來減少副作用的 嚴重程度,例如:抗憂鬱藥物可以減少 熱潮紅的程度、雙磷酸鹽類藥物或單株 抗體藥物可以預防骨質疏鬆。 在治療癌症的期間,若出現任何不 適,記得向您的醫師詢問,以尋求最適 切的幫助。此外,保持適度的運動習慣 不但可以維持身體的肌肉量,對於增進 生活品質指標與後續的治療也有幫助。 藉由醫病共享決策(shared decision making,SDM),提升癌友生活品質 醫病共享決策是以病人為中心的臨 床醫療執行過程,目的是讓醫療人員和 病人在進行醫療決策前,能夠共同享有 現有的實證醫療結果。結合病人自身的 偏好跟價值,提供病人所有可考量的選 擇,並由臨床人員和病人共同參與醫療 照護,達成醫療決策共識並支持病人做 出符合其偏好的醫療決策。 攝護腺癌的分期較為複雜,每個人 最適合的治療方式不同,可能產生的副 作用也都不盡相同。這些副作用常常會 影響到病人的生活品質,但由於選擇治 療方式時需要考慮的因素很多,如何選 擇出最適合每個人的治療方式是相當困 難的。因此,在治療的過程需要積極主 動與您的醫師溝通及討論治療選擇,會 使您更了解後續該如何治療,為您帶來 更好的治療效果與完善照護。

21 兒童癌症是一個很嚴峻的醫療挑 戰,對患者本身及其家庭都造成相當大 的負擔及影響,而在治療期間,足夠的 營養攝取及正確的飲食觀念扮演著重要 的角色。本文章將介紹兒童癌症患者治 療期間飲食的重要性、營養需求,以及 飲食原則和相關建議,幫助兒童度過治 療期,促進康復和提升生活品質。 飲食的重要性與影響 癌症病程發展及其治療會影響小 朋友的食慾、對食物的耐受性以及身體 利用食物及營養素的能力。此外,因為 攝取不足而導致營養不良是癌症患者常 發生的問題,也被認為是造成病患惡病 質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治療期間吃正 確的食物可以幫助獲得均衡且足夠的營 養,有利於提升免疫力,增強身體組織 的修補能力,進而降低癌症治療期間發 生併發症和感染之機率、改善癌症治療 時所產生副作用的影響。 兒童癌症營養需求 1. 熱量和蛋白質:研究指出,癌症治 療可能導致熱量需求增加約20%, 蛋白質需求增加多達50%,因為身 體需要提高的熱量及蛋白質需求, 除了支持身體組織修復和免疫功能 維持,同時也要顧及生長發育。當 攝取的熱量及蛋白質不足時,可能 會導致身體分解正常體內組織以獲 得身體所需的能量,這會導致從疾 病康復需要更長時間,並降低抵抗 感染的能力。 2. 碳水化合物:提供身體能量的主要來 源。治療期間,兒童可能會因治療副 作用而感到疲倦和虛弱,充足的碳水 化合物有助於提供能量和維持活力。 3. 脂肪:是身體的能量來源之一,協助 維持營養素吸收和支持免疫系統功能。 4. 維生素和礦物質:隨著能量需求增 加,這些營養素的需求也會因此提高 來支持身體運作。 5. 液體平衡與水分攝取:維持適當的水 分攝取有助於優化身體功能,並支持 身體適應治療及減輕癌症治療所帶來 的影響。 飲食原則與建議 1. 提供多樣化的均衡飲食:鼓勵兒童擁 有多樣化的飲食,確保攝取到各種營 ◆ 營養室營養師 許培羣 兒童專欄 癌症兒童營養照護: 治療期間飲食建議

vol.216.2023.11月 22 養素,包括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 肪、維生素和礦物質。 2. 提高蛋白質食物攝取:癌症治療可能 導致身體代謝異常,需要更多的蛋白 質來修復和保護組織,維持生長。富 含蛋白質的食物,如豆類、魚類、肉 類、雞蛋、乳製品。 3. 多吃蔬菜和水果:蔬菜和水果是維生 素及礦物質重要的來源,另外也富含 植化素具抗氧化功能,有助於提高免 疫力,協助修復組織。 4. 減少精緻醣類和加工食品:攝取過多 的糖分和加工食品,會增加身體肝 臟、腎臟代謝的負擔,攝取過多這類 食物不利於癌症治療。 5. 避免高油脂食物:提高油脂攝取雖然 可以滿足熱量需求,但同時也增加身 體代謝的負擔,建議選擇健康脂肪的 來源,如植物油、堅果類,有助於維 持身體功能和免疫系統。 6. 保持水分平衡:癌症治療和藥物可能 導致兒童容易脫水,因此需要確保他 們足夠飲水,避免脫水。 7. 低微生物飲食:在治療期間,兒童的 免疫系統可能因治療導致功能低下。 使用的飲食以減少食物中的病原菌感 染風險為原則,例如: (1) 避免生食及半熟食物 (2) 避免未完全殺菌及含菌類的食物 (3) 飲用水應該充分煮沸過後才可 以喝 (4) 挑選可以去皮的水果 (5) 食物應盡速食用完畢且隔餐勿食 (6) 食品製備處理過程的乾淨與衛生 (7) 需確保個人衛生習慣 8. 營養品補充:在治療期間,可能會建 議兒童使用營養補充品來確保足夠的 營養需求。這些補充品應在醫師或營 養師的指導下使用。 治療期間的副作用處置 1. 食慾不振:治療期間,兒童可能因治 療的副作用而出現食慾不振。建議可 以食用高營養密度的食物或商業配 方,例如堅果飲品、乳製品、配方 奶,以確保攝取足夠的能量。 2. 口腔潰瘍:化療和放療可能導致口腔 潰瘍,影響兒童的進食,建議選擇軟 食和少刺激性食物,避免食用酸辣等 刺激性食物。 3. 免疫低下:治療期間,兒童的免疫系 統可能受到抑制,容易感染。在飲食 上要注意個人衛生習慣,可以採用低 微生物飲食,避免吃入過多病原菌而 引發感染。 4. 噁心嘔吐:注意避開容易產生噁心感 的因素、發生噁心嘔吐時段,選擇身 體較舒服的時機點進食。 5. 味覺失調:可以適切地變換食物質 地、菜色的搭配及烹調方法等,以增 強嗅覺、視覺上的刺激,彌補味覺的 不足。 結論 癌症病童營養照護是一項複雜而 重要的任務。治療期間,適當的飲食可 以幫助兒童渡過治療的困難階段,增強 免疫力,減輕副作用,同時支持身體的 生長和發育。另外透過家庭和醫療人員 的共同合作在治療過程中給予適切的心 理和社會支持,建立正確的飲食習慣和 生活方式,可以幫 助兒童對抗癌 症,實現更好 的生活品質。

23 打造有奶體質: 產後泌乳攻略 ◆ 物理治療中心物理治療師 楊佩瑜 母奶是天然且最適合人類新生兒 的食物,也是母親給予寶寶獨一無二的 禮物。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嬰兒應以純 母乳哺育六個月,之後在適當添加副食 品的情況下,持續哺餵至兩歲或兩歲以 上。然而,許多母親雖然了解母乳對寶 寶的好處而決定哺餵母乳,卻因為對泌 乳機轉的不了解,加上產後不適、母嬰 分離等種種不利因素,使得一開始的母 乳哺餵路走得辛苦且跌跌撞撞。在現今 的社會風氣下,「有奶就餵」是多數母親 初次談及母乳哺育時的想法。事實上, 泌乳量的多寡並不絕對與體質相關,相 反的,許多生產及產後的措施更可能影 響媽媽的泌乳量。到底人類的乳汁是如 何製造出來的?怎麼做才能成為一個「有 奶體質」的母親?邀請您一起來了解! 產後泌乳機轉簡介 約在孕期16-22 周左右,母親的 乳房就已經開始製造少量乳汁,但此時 期由於賀爾蒙的抑制,泌乳量甚少。直 到產後2-3天,在泌乳激素刺激下,乳 房開始製造乳汁,媽媽會覺得乳房變脹 (來奶),有些媽媽甚至出現腫脹而疼痛 不適,此時期所產出的乳汁為量少且黏 稠的初乳,而頻繁的哺餵或刺激乳房除 了能減少乳房腫脹所帶來的不適以外, 也是此時期建立奶量的第一個關鍵。到 了產後10天左右,泌乳量的多寡從大 腦賀爾蒙控制逐漸轉變為由乳房自我調 控,簡單來說,此時期的奶量是「移出 越多,製造越多」,因此,若此時期想 增加奶量,無論是藉由親餵還是擠奶, 頻繁的移出乳汁才能讓乳房認為儲量不 足而製造更多,是提升奶量的不二法 門。然而,泌乳量過多也絕非好事,一 般而言,母親的泌乳量若能和寶寶的需 求量相當,為最理想的供需平衡狀態。 若是親餵的母親,建議依寶寶需求哺餵 即可,新生兒一天哺餵8-12次都視為正 常;而若是擠奶的母親則需注意,頻繁 移出指的是一天擠奶的「次數」而不是 擠奶時間。 產後發奶攻略 如前文所述,產後泌乳量的多寡, 受眾多生產及產後措施影響,而非單純 歸因於體質。「生產方式可求變,多餵常 擠勤勞練,親子同室好方便,心情愉悅 是關鍵。」是打造產後有奶體質的四大 攻略,以下將分別說明。 兒童專欄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