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215.2023.10月 24 保健園地 什麼是姿勢性低血壓? 姿勢性低血壓又稱為站立性低血壓 或姿態性低血壓,是老人常見的問題。 國內65歲以上老人患有姿勢性低血壓者 約占15%,其中75歲以上的老年人患有 姿勢性低血壓者達30%。定義為從平躺 到站立或坐起3分鐘後之血壓降低(收 縮壓下降20毫米汞柱或舒張壓下降10 毫米汞柱)。 造成原因 老人因神經系統障礙、心血管退 化或肌力不足,血壓調節失靈,隨著姿 勢改變(起身時)血壓調節來不及,造 成血液回流不足,而發生血壓降低。常 見原因分為神經性及非神經性,非神經 性原因又可分為藥物副作用、急性和 慢性: 一、神經性 (一) 自主神經功能退化及失調:神經 萎縮、巴金森氏症、失智症。 (二) 周邊神經疾病:糖尿病神經病 變、類澱粉沉積症、遺傳性或免 疫性神經病變、休葛蘭氏症候 群、腫瘤引起神經病變。 二、非神經性 (一) 藥物副作用:有許多藥物會造成 姿勢性低血壓,需要請醫師定時 檢視,例如某些鎮靜安眠藥、抗 精神用藥、抗憂鬱劑、利尿劑、 某些抗高血壓藥物等。 (二) 急性:脫水、休克、急性出血、 心因性、腎上腺分泌不足。 (三) 慢性:貧血、維他命B12缺乏、 動脈硬化、靜脈回流不良、急性 姿勢性低血壓 護理指導 ◆ 護理部專科護理師 彭睿華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