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醫網 NO.215

23 兒童專欄 輩都是雙薪家庭投入職場維持家庭與社 會經濟穩定的重要幫手,也可能是全職 父母要維繫感情或與朋友聯絡情誼等放 鬆時刻偷得浮生半日閒的助力。更遑論 疫情嚴峻時自北部開始停止到校改為居 家上課時,父母因無法在家看顧而「北 孫南送」的特殊景象。 然而,每個家庭情況不同,有的 長輩有時間有心力照顧孫子,高齡化的 社會中許多長輩仍有生產力或自己的生 活規劃,所以有長輩年邁了還沒退休, 或喜歡過著閒雲野鶴、遊山玩水的退休 生活。因此,視小家庭的需求與長輩的 興趣及餘力來決定祖孫的相處時間是重 要的,核心家庭延伸至大家庭的網絡或 緊或疏,都由家庭資源與家人動力形塑 而成,不管長輩提供的協助多寡,若父 方與母方的祖孫之間都能保持聯繫、共 享生活與共創珍貴回憶,不但父母與長 輩內心平衡,小孩也能感受到家庭和諧 與滿滿的愛,是成長過程最安全穩健的 堡壘。 前線與後援的溝通藝術 有的父母對長輩帶養孩子的方式有 不同想法,像是光給不給糖吃就可以掀 起一番論戰,年輕父母因有文獻指出孩 子吃糖導致過動或過敏的風險提升,故 避免讓年幼的孩子吃糖或少吃;長輩則 認為過去養育孩子時給孩子吃糖,孩子 不也是好好地健康長大了。兩方論點看 起來都沒錯,但要成功說服另一方有時 並不容易,以下做法可供參考。 面對教養不一致,身為父母你可以 這樣做: ● 溝通原則:和孩子溝通的同時,也 告知長輩家中飲食的原則,請長輩配 合,像是「我知道你疼小寶怕他下課 肚子餓,但小寶吃糖過敏會變嚴重, 所以盡量讓他吃水果當點心。」 ● 控制環境:可將零食收到不透明的箱 子或櫃子中,避免孩子看到吵著要吃。 ● 替代方案:如果長輩仍難執行,可準 備水果或健康食物當點心,讓孩子小 餓時有替代食物吃。 ● 維持本身的教養原則:如果溝通困難 或餵糖情形尚在可接受範圍,可體諒 長輩疼孫的心情,父母在場時貫徹不 吃糖的原則即可。 面對教養不一致,身為長輩你可以 這樣做: ● 維持教養原則一致:如果跨情境的要 求具體明確且一致執行,孩子的行為 控制力較好,情緒穩定度較高。 ● 以其他方式滿足需求:觀察孩子討糖 的原因(如:飢餓/煩躁/無聊),並 提供相應回應(如:健康食物/情緒 安撫/陪伴遊戲)。 ● 建立新原則:若有困難以相同原則執 行,則提供最低的糖果量,例如「每 天最多一顆糖」。 允許不同人與孩子互動時有不一 樣的相處模式,是父母的心理彈性,也 是孩子鍛鍊適應力的好時機,同時也可 以提供其他照顧者空間,讓他們決定如 何與孩子相處,只要相處方式不對孩子 造成傷害,祖孫互動的點滴會成為祖孫 倆心中珍貴的回憶,爺爺奶奶的疼愛與 包容,欣賞孩子的純粹,接納孩子的天 真,用愛灌溉,在原始與柔軟的心田將 長出親密又動人的祖孫之情。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