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醫網 NO.215

15 專題報導 若需要拔牙,則應在拔牙後3-4週傷口 完全癒合後,方可開始進行骨質疏鬆症 藥物的治療。在藥物治療期間,若需要 進行侵入性的牙科手術,應在經過牙科 醫師的謹慎評估後進行,盡量避免不必 要的拔牙或植牙等侵入性處置。需要注 意的是,上述建議雖然無法完全消除顎 骨壞死的風險,但在藥物治療過程中, 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至關重要。建議每 6個月進行定期口腔檢查,清除牙結石 等口腔護理工作,以減少蛀牙和牙周疾 病的發生,同時也有助於保持良好的口 腔衛生狀態,並密切監測是否出現顎骨 壞死情況。 失智症 根據一項來自日本的研究,當年齡 超過60歲且牙齒數量小於20顆時,失 智的風險會隨之增加。這是因為牙齒的 咀嚼作用能夠刺激大腦,有助於促進腦 部運動。因此,定期保護牙齒健康不僅 有助於口腔健康,同時對於預防老年失 智症也有所幫助。保留更多健康的牙齒 不僅能夠確保咀嚼食物並獲取充足的營 養,還能夠刺激和啟動大腦的功能。具 備良好的咀嚼能力對於預防老年失智症 至關重要。咀嚼能力實際上遵循著「用 進廢退」的原則,當食物愈變得軟爛 時,咀嚼能力也逐漸減退。由此,大 腦接收的刺激和訊號減少,其功能也會 逐漸減弱,最終可能導致認知功能的損 失,甚至是失智症。維持健康的牙齒可 以使銀髮族保持活躍的大腦功能,從而 降低失智症風險。 結語 口腔健康在銀髮族的生活中扮演著 至關重要的角色,它不僅影響著老年人 日常的飲食與營養吸收,更與全身健康 緊密相連。對於銀髮族的照護,需要跨 領域的合作和專業評估,病患、牙科醫 師以及其他專科醫師之間需要密切溝通 合作。希望這些資訊能夠在銀髮族及其 家人、醫療專業人員和社會大眾中引起 重視。在臺灣逐漸走向高齡化社會的當 下,進一步提升大家對銀髮族口腔健康 的認識,以實現健康和幸福的老年生活。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