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醫網 NO.215

vol.215.2023.10月 12 密度都可以計算,出來的結果有未來10 年骨質疏鬆性骨折%及未來10年髖關 節骨折%兩個數字,如果超過上面的標 準,就是極高骨折風險。 下一個問題是,如果已經是極高骨 折風險,要如何處理呢?目前學界的想 法是,如果不考量藥物的價格與健保給 付,建議先用骨質生成的藥物,其中第 一種是皮下注射,每天自己施打,連續 18個月。第二種也是皮下注射,可以每 個月至醫療院所施打,連續12個月。療 程結束後,都需要再換成抗骨質流失的 藥物,才不會讓骨質快速流失。這一類 的藥物目前在健保是第二線,所以如果 要提早使用,就需要自費,不是很便宜。 極高骨折風險的病患,大部分可 以符合健保第一線抗骨質流失的藥物給 付,目前建議一年施打一次的藥至少6 年後再評估,或是每半年施打一次的藥 終身施打。在施打的過程中,如果符合 了健保給付骨質生成藥物的條件,可以 換過去18或12個月(看是選那一種藥), 之後再換回來。患者還是要與醫師討論 最佳方針。 隨著國民平均年齡上升,骨鬆與極 高骨折風險的病人也會愈來愈多,所以 臨床指引都會與時俱進,在此與大家分 享一下近日新知。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