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醫網 NO.214

23 兒童專欄 發現是其他無關疾病所造成。其次,雖 然有些溺水個案因為喉頭痙攣因此內視 鏡或影像檢查發現沒有肺部進水的情形 (「乾式」溺水的主要理論根據),但是這 些個案在臨床處置、症狀、預後上與多 數的溺水個案並無明顯區別,因此區分 「乾式」或「濕式」溺水的分類可能並沒 有臨床上的重要性。最後,對於「乾式 溺水」的報導往往強調有很長的「潛伏 期」以及許多非特異性的前兆症狀,不 只引起家長的焦慮,而且也模糊了兒童 水上活動安全措施和預防溺水措施的重 要性。近年來許多專家學者都撰文呼籲 避免對於「乾式溺水」不必要的焦慮, 而應該更重視兒童安全措施和溺水的預 防和正確辨識溺水的相關症狀。 兒童溺水的症狀通常在溺水後立即 出現,常見症狀包括喘息(gasping) 和呼吸困難,雖然有少數的個案可能在 溺水後4-6小時才漸漸出現咳嗽加劇、 呼吸急促、嘔吐、意識狀態改變(躁動、 嗜睡、昏迷)等症狀。如果出現上述症 狀都應該立即就醫。 因此我們呼籲,比起對於「乾式溺 水」的焦慮,家長更應該關注的是預防 兒童溺水的相關措施,包括適當的成人 在旁監督、儘早讓兒童學習水上活動安 全知識及水上自救能力、照顧者學習兒 童基本救命術等。以及不管任何時候兒 童出現急症的危險症狀時,都應該就醫 評估。如此,才能最大程度的確保兒童 水上活動時的安全。 預防兒童溺水的相關措施 兒童急症的常見徵兆 ● 1-4歲幼兒及青少年是溺水的高危險群,應特別小心 注意。 ● 幼兒戲水時成人應隨時保持在一隻手臂的距離內並時 時注意兒童狀況、照顧者應保持專注並避免飲酒及過 度使用手機。 ● 鼓勵兒童學習水上活動安全知識及自救技能。 ● 浮具、泳池警報器不能取代適當的成人陪同和監視。 ● 居家環境有蓄水容器、水池等應有圍欄或以不易開啟 的方式加蓋。 ● 嬰幼兒洗澡應有成人全程陪同。 ● 鼓勵所有兒童照顧者學習兒童基本救命術。 ● 全身癱軟無力 ● 無法與人正常互動 ● 持續躁動無法安撫 ● 眼神渙散 ● 無法正常說話或嬰兒哭聲微弱 ● 呼吸費力或急促 ● 呼吸有異常聲音 ● 四肢冰冷、蒼白、肢端發紫 ● 活動力嚴重減退 ● 持續嘔吐或持續拒絕進食及喝水 ● 意識狀態改變(躁動、嗜睡、昏迷、抽搐)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