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214.2023.9月 10 非預期反應可能有哪些症狀 非預期反應的症狀包含頭暈噁心、 過敏、口乾舌燥、腸胃不適或是健康食 品未達宣稱保健功效、一般食品未達宣 稱功能,皆屬之。當然健康食品非藥 品,民眾生病或有較嚴重的不適症狀發 生時,還是要找醫師治療。 設置「全國健康食品、特殊營養食品 及膠囊錠狀食品非預期反應通報系 統」的源由 在臺灣,食品和藥品是由不同法源 管理的,食品由《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 來規範,藥品則由《藥事法》管理,然而 有些藥品的成分與食品中的成分不易清楚 界定區分,例如人參飲,它有調節身體免 疫機能的功效,販賣的時候,是用食品的 名義來賣,但它也可能成為在中藥裡面入 藥的藥材。另外,同樣是食品,市面上標 榜的「保健食品」,也不等同於健康食品, 健康食品是由健康食品管理法認定與管 理,是具有保健功效並可標示在廣告或產 品上的,須經過特定的諮議和小組審查, 確認其功效,經過認證後主管機關才會發 給該產品小綠人標章。 縱然有如此嚴謹的管理,消費者在 使用健康食品的過程中,仍然有可能會 有一些非預期的反應出現,這時雙向回 饋就是食品安全很重要的一環了。衛生 福利部為保障民眾食用健康食品的安全 性,自民國96年起即著手規劃建置全國 民眾食用健康食品後產生非預期反應之 通報系統,俾以蒐集國外相關資訊,提 供健康食品的管理及政策參考,後來該 系統陸續納入特殊營養食品及膠囊錠狀 食品的通報。目前是由食藥署委託社團 法人台灣食品安全促進協會執行「全國 健康食品、特殊營養食品及膠囊錠狀食 品非預期反應通報系統」計畫,持續相 關作業流程及宣導工作。 哪些情況以及誰可以進行通報 若吃了健康食品、特殊營養食品或 膠囊錠狀類保健用產品後,發生身體不 適,或吃了健康食品後沒有達到宣稱保 健功效者,都可以透過通報平臺進行通 報。而且不論是ㄧ般民眾(含食用者)、 醫事人員、經銷商、製造商、消費通 路、消保團體或地方衛生機關,人人皆 可通報,提供非預期反應的回饋,沒有 身分限制。 非預期反應通報系統的管理與推廣 透過這樣的通報平臺,經過相關 案件深入的研究與分析,能讓潛在的風 險降低,因此政府很認真地在經營管理 這個平臺。為了推廣這個通報平臺,接 受食藥署委託的社團法人台灣食品安全 促進協會定期會舉辦說明會和座談會與 大家分享相關的知識與訊息。說明會的 對象是一般民眾,座談會則針對醫事人 員、廠商代表、消保團體等辦理。 全國健康食品、特殊營養食品及膠 囊錠狀食品非預期反應通報系統 https://www.fda.gov. tw/TC/siteContent. aspx?sid=9097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