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醫網 NO.211

9 發燒話題 術後也會陸續出現許多的不適症狀,例 如:淋巴水腫、傷口雖癒合但仍有疼痛感 ⋯⋯。其中傷口癒合後的疼痛感、胸悶、 呼吸困難多半是因為緊張焦慮引起,而淋 巴水腫可以藉由居家復健運動改善症狀, 醫院的復健科有許多醫師、物理治療師都 能提供專業的協助。常有很多乳癌病人誤 信網路文章不接受手術或化學治療,道聽 塗說偏方、改採自然療法、生機飲食、忌 吃某些食物,結果偏食產生的營養不良讓 免疫力下降,最後受到感染造成死亡,實 在得不償失。罹癌患者若能越早發現罹 病,並完全配合醫師接受妥適治療,就能 有極高的存活率。 乳癌患者經過治療抗癌成功之後, 外科或腫瘤科醫師常會將病人轉到乳房醫 學中心或家庭醫學部的門診來進行後續的 定期追蹤。既然歷經千辛萬苦活下來且治 療好了,接下來的功課就非常重要。雖然 科學上有許多關於癌症5年存活率的研 究,但終究是個大數據的結果,每個人有 其個別性,請不要拘泥於自己是第幾期的 癌症,因為第一期病人馬上就復發而第四 期病人活好久的例子比比皆是,關鍵就在 於個人的認知與心態。研究顯示曾罹癌的 患者其二度罹癌機率高,就算經過治療, 得以成功抗癌,還是需要規律的就醫,至 少每半年至一年定期回診讓醫師安排必要 的檢查追蹤身體狀況,例如:血液檢查、 肝功能、癌症指數、每年一次的乳房攝影 及乳房超音波檢查,甚至胸部X光、腹 部、子宮超音波、更年期患者的骨密度檢 查,尤其許多家庭醫學科的醫師還會細心 的安排四癌篩檢,照顧身體的其他部位, 因此定期回診非常重要。 罹癌並非全然是世界末日,它也可 能是個蒙面的禮物,讓人藉此機會重新檢 視自我,此時請不要離群索居的跑去深山 修行,反而應該漸進式的回歸工作及正常 的生活,好好跟醫師保持良善的互動,慢 慢的就會發現「活著真好」,即使是身為 一位癌症存活者,依舊是一件令人喜悅的 事情。建議在情緒低落時可以轉移注意力 到其他地方,例如:學習瑜珈、音樂、畫 畫、或任何喜歡的才藝,在支持團體或病 友會分享心情感受、認識新朋友,或擔任 志工,心境的轉換會讓情緒放鬆。靈性部 分,無論任何宗教或方式,建議每個人要 有一個信仰或人生信念,如果沒有任何信 仰也可透過閱讀書籍、上心靈課程、聆聽 演講獲得幫助,藉此療癒萬念俱灰的心 情,進而產生正向的堅定力量。 許多病人認為罹癌是個蒙面的祝 福,當成老天爺的善意提醒,在此時重新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