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發燒話題 當出現有哪些狀況,需要提高對失 智症的警覺呢?臺灣失智症協會提供以下 十項失智症警訊: 兩類:退化性、血管性,大部分患者都是 屬於退化性失智症,其中又以阿茲海默 症、額顳葉型失智症、路易氏體失智症三 者最常見,除了很重要的遺傳基因以外, 大部分的人不知道心血管危險因子也可能 是失智症的危險因子,患者有時會存在 兩種或以上的病因,最常見的則是阿茲 海默症與血管性失智症並存(又稱為混 合型)。失智症的危險因子包括三高(高 血壓、高血糖和高血脂)、頭部外傷、菸 酒、憂鬱、聽力損失、肥胖、缺乏社交、 缺乏運動、空氣汙染⋯⋯等,心血管的危 險因子包括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抽 菸、肥胖⋯⋯等,在引發失智症中占很重 要的因素,所以在這部分要特別注意與控 制,避免發展成失智症,也就是在先天遺 傳基因與後天身體健康狀況及環境條件上 都是同等重要的。 失智症絕大多數狀況是不可逆的, 目前也還沒有任何藥物可以治癒失智症, 研究指出一周做3次50分鐘以上運動的 老人家對照沒有運動的老人家,比較不容 易得到失智症,因此經常運動、喜歡動 腦,例如閱讀、玩牌、玩數獨,以及喜歡 與人交流互動的人較不容易罹患失智症, 而增加一些健腦認知方面的訓練,在失智 症發生的前期是有幫助,雖然失智症無法 痊癒,但可以藉由藥物輔助延緩它的惡化 速度,對於失智症患者及照護者,適時地 尋求專業醫療幫助、保持樂觀態度,均能 減輕彼此的身心負擔。 在門診評估中常用的篩檢工具是 「簡易心智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其中共有三十 道題目,評估項目包括對人事時地物的認 知、注意力、計算能力、記憶力、語言能 力及空間建構能力等相關問題,評估過程 無時間限制,滿分是30分,分數越高表 示認知功能越好,由於失智是「慢性」的 腦功能損壞,真正患有失智的患者往往沒 有太大的病識感,大多不知道自己有失智 的問題,通常是藉由家人察覺不對勁才來 求診,但也不乏憂心忡忡跑來看診,因為 老化產生的健忘、反應慢,擔心自己是否 罹患失智症的正常人。 健忘不是病,失智才是病,哪些人 容易有失智症的風險呢?失智症大致分為 1. 記憶力減退,影響到生活和工作。 2. 計畫事情或解決問題有困難。 3. 無法勝任原本熟悉的事務。 4. 對時間、地點感到混淆。 5. 理解視覺影像和空間之關係出現 困難。 6. 語言表達或書寫出現困難 7. 東西擺放錯亂且失去回頭尋找的 能力。 8. 判斷力變差、警覺性降低。 9. 從職場或社交活動退出。 1 情緒和個性的改變。 1 2 3 4 5 6 7 8 9 10 簡易心智量表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