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發燒話題 年精神醫療資源也多,從基層診所到醫學 中心都可以尋求醫療協助。 得到老年憂鬱症有甚麼生理及心理 變化呢?大致可分三大類,第一類是情 緒方面:例如沒有活力,或是本來喜歡 的事現在不做了。第二類是想法方面: 覺得沒有用、負面情緒上升、覺得自己 沒價值、未來沒有希望等等。第三類是 身體方面:體力變差、食慾及睡眠變不 好等等。老年憂鬱與成人憂鬱最大的差 別是老年憂鬱更難以說出自己變不好, 但對於憂鬱狀況所造成的身體病痛,因 為比較明顯且感受強烈,較容易講出 口,因此身邊的家人朋友可能可以透過 詢問身體狀況方式來察覺。 老年憂鬱症的治療方式有藥物與非 藥物,兩者都很重要,但比起其他病症或 成年、青少年的憂鬱症,老年憂鬱症的治 療會更著重在非藥物的部分,例如生活安 排的介入,可以幫老人家在空閒時間安排 社區大學或住宅社區間的小活動、或去長 照2.0健康促進據點上課,在創造生活重 心、安排活動之餘,也能學到新的東西, 不會覺得自己的生命價值往下掉。參加病 友團體也會有幫助,在團體裡可以互相扶 持,感覺自己比別人好或不好的地方,因 為生病的人通常會覺得,為什麼是我發 生,以及為什麼只有我,這時在團體中就 可以得到支持及幫助。建議加入相關病友 團體前能夠先就醫,由醫師確認病況嚴重 程度後,再評估適合參加的是日間照顧中 心或健康促進機構,這些治療都是流動式 的,可依據狀況好壞隨時調整,給予最大 的協助。 老年憂鬱症的協助資源現在都整 合在長照體系中,尤其各地都有心理衛 生中心,就醫非常方便。憂鬱症與一般 疾病一樣,也有分級醫療的概念,若診 所沒有適當的檢查儀器,病人可以轉 往醫院就診,在密集治療、病況穩定 後再轉回診所持續追蹤。在臺灣,雙向 轉診與醫院間的轉診管道都很暢通,當 然也要看個人意願,因為醫學中心一般 沒有夜診或假日門診,這時住家附近的 社區診所就很方便。以分級醫療概念來 看,病況穩定後當然可以轉到社區醫院 或診所,尤其近年來基層精神醫療機構 非常多,資源也很豐富,民眾若選擇就 近看診可節省就醫時間,也可讓醫療資 源不會過度被耗用。此外,大家對於看 精神科的概念也在改變中,逐漸把它當 作與一般看診一樣不那麼可怕,遇到壓 力大或睡眠狀況不好時,都可以求助精 神科。在藥物的掌握和使用上,精神科 與心理諮商會有程度上的不同,端看個 人選擇。若民眾覺得去心理諮商壓力比 較沒那麼大,就可以先去做心理諮商, 若心理師或醫師發現不是諮商可以解決 時,則會建議轉診至精神科去做診療。 總之,願意踏出求援的第一步是最重要 的,希望長輩們在遭逢老年憂鬱這個隱 形疾病時,都能及時得到關心並受到妥 適的處置,在人生下半場活得精彩豐 富、安樂自在。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