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醫網 NO.208

19 兒童專欄 疝氣在臺灣又俗稱「脫腸」,症狀為 體內器官脫離原位、鑽到別的位置,成 人與兒童都會發生疝氣,但是成因與治 療不盡然相同。成人疝氣最主要的原因 是局部肌肉缺損,常發生於腹股溝,腹 壁上舊的手術切口處也可能發生。兒童 疝氣最常見的位置雖然也是在腹股溝, 主要的成因則是腹膜往鼠蹊部延伸的鞘 狀突(processus vaginalis,俗稱的疝 氣袋)在發育時未閉合,導致腸子等腹 內器官沿著此疝氣袋下滑至鼠蹊部。 大部分兒童腹股溝疝氣的主要症狀 是不痛的腹股溝(鼠蹊部)腫塊,常會 在出生、施打疫苗、或是學校健檢時, 經由兒科醫師檢查確診;也有部分是父 母幫孩童換尿布或洗澡時,觀察到鼠蹊 部有異常膨出;少部分脫出的器官有嵌 頓缺血的情況才會有明顯不適的症狀, 嬰幼兒可能以哭鬧不安﹑嘔吐、合併鼠 蹊部無法推回的腫塊表現,較大的兒童 則可以明確指出鼠蹊部位疼痛。 進行傳統手術還是腹腔鏡手術? 雖然少部分嬰幼兒的腹股溝疝氣 症狀有可能自動緩解,在大部分的情況 下,手術還是治療疝氣一勞永逸的作 法。兒童腹股溝疝氣手術的主要目的是 關閉疝氣袋的開口(internal ring,內孔 環),大多不需要像成人一樣放置人工網 膜修補腹壁,手術方式可分為傳統手術 以及腹腔鏡手術: ● 傳統手術 醫師會在疝氣發作的同側鼠蹊部, 劃開約1-1.5公分左右的傷口,並從這個 傷口去找到膨出腹壁的疝氣袋並結紮。若 病患是男童,在疝氣袋結紮前需要仔細將 緊黏疝氣袋旁的輸精管與血管撥開,才能 做安全確實的結紮,下端多餘的疝氣袋可 視情況切除或是翻開反縫避免積液。 ◆ 外科部小兒外科主治醫師 洪琬婷 醫師!我的孩子得疝氣- 兒童腹股溝疝氣兩大手術方式如何選?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