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台大醫網 Health Network 差一點,但不會強烈影響到日常生活的狀 態。偶爾看到某樣東西會一時間想不起 來,但仔細想想,還是可以答出來;或是 某個名字久沒看到,但仔細想想也還是想 得出來;抑或是很大或複雜的訊息,隨著 年紀增長,想起來的速度會稍慢一點,這 些都是正常的老化現象。腦霧則是有一個 前因,有時是因睡眠不好,或是身體正好 歷經一個很大的變化,COVID-19感染就 是一例,呈現出過去明明會、可是現在卻 想不太起來的狀況,這與年紀大所發生的 退化有一點區別。一般的老年退化,還是 可以維持在一定的生活狀態,並不會功能 都失去。失智症的退化強度就更強了,它 的退化程度超過這個年紀該有的,所以執 行功能會變得更差。失智症除了大腦功能 退化外,也會影響到身體的狀況,例如有 些會合併吞嚥困難、自體運用上的困難等 等。 如果是腦霧或是一般老年退化,需 要的是保養身體,但是如果是失智的話, 需要的則是治療,可能是藥物治療,或是 長照協助,需要的協助會比一般輕微的老 年退化來得更多。過去對於失智會把它想 成是高齡者獨有的問題,其他人比較常發 生的神經退化性疾病主要是透過外傷像是 車禍、大腦受傷而造成。至於是否會因病 人疾病的關係,例如COVID-19的感染 而讓這樣的情況變嚴重,也是有可能的, 因此大家還在觀察它是一個單向的關係, 還是雙向關係,目前看起來應該是雙向。 也就是說COVID-19的感染,除了原本 的呼吸道症狀外,可能會影響身體狀況, 例如讓原本的心血管問題變嚴重、或是 引發腦炎、甚至腦損傷。很多COVID-19 重症或確診後死亡的個案,確實都是偏中 高齡,他們可能本身有慢性疾病、抵抗力 也比較不好,若在防護上沒辦法做好,就 容易被感染,並且有較為不好的預後。而 當感染COVID-19之後,這些族群的生 活其實會更受限,對於高齡失智患者來 說,也是一個危險因子,因為不太能跟他 人互動,退化將更厲害。 罹患新冠肺炎後,產生的神經系統相 關症狀,如何改善? 目前還未清楚了解腦霧傷到的位置 及持續程度,但從現有的文獻來看,主要 是著重在減少腦霧發生的風險,這除了 要避免被COVID-19感染以外,最重要 的是平日對自己身體的保養,例如:充足 且品質好的睡眠;此外還應重視營養的均 衡:中高齡以後食慾本來就會減低,也容 易不均衡,尤其當維生素B12缺乏時更容 易造成神經系統併發症出現的風險,所以 均衡的營養及適度補充維生素對高齡者應 該是有幫助的。運動同樣很重要:不論是 政府推廣的333運動法則(每周至少運動 三次、每次超過30分鐘、心跳達到每分 鐘130下),或是國外有研究建議每次運 動30分鐘、每周至少5天,都是希望能 穩定地、持續地運動,以維持身體健康, 提升免疫力。最後就是要從事一些需要動 腦的活動:大家生活久了之後幾乎每天都 過得一樣,偶爾要增加一些具有刺激性的 活動,如:承接新的任務,又或是偶爾做 做數獨或猜字謎,這些都會讓人多動腦、 多花一些思考的過程,或是與他人多互 動,讓自身維持做事情的動力,不會一直 停留在現狀,減少罹患失智症的風險。 這些養身方式雖然都是老生常談, 但是要能落實,還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也許,當能做到上述的保養方式,不只是 能預防腦霧,就連許多慢性病都能夠一併 遠離,何不一起嘗試看看呢! 發燒話題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