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醫網 NO.206

20 vol.206.2023.1月 ◆ 小兒部主治醫師 俞欣慧 食物過敏(food allergy)近二十 年來發生率於全世界逐年增加,盛行率 估計為人口之2-10%,且兒童多於成 人,近年嚴重的全身性過敏反應導致急 診就醫與住院率也升高,影響兒童與家 庭生活品質甚巨,成為各國重視的議 題。食物過敏之急性症狀為蕁麻疹、黏 膜皮膚水腫,嚴重的全身性過敏反應則 還有呼吸道症狀(氣管收縮)、腸胃道症 狀(腹痛、嘔吐、血便)或心血管影響 (心跳過速、低血壓)等。兒童最常見是 牛奶與蛋過敏,第三常見的食物在西方 國家為花生或小麥、臺灣則是海鮮。食 物過敏有兩個相反的長期進展,免疫系 統對於某些食物過敏原可以逐漸誘發耐 受(tolerance),奶、蛋、小麥過敏在 嬰幼兒時期發生但長大2-10歲時有50% 的人好轉,另一方面花生、堅果、海鮮 過敏則常持續終身甚至變得更嚴重,在 西方國家花生過敏占全身性過敏反應 (anaphylaxis)的三分之一。 一般推論免疫失衡造成對食物過 敏反應,但免疫失衡的起因是皮膚、腸 胃障蔽功能不全或腸道內微生物菌叢不 平衡仍無定論,且食物過敏與種族分布 (HLA基因多型性)和幾個風險基因變異 有關,例如filaggrin基因影響皮膚障蔽 結構。食物過敏分為IgE相關與IgE無關 之免疫反應,食物過敏仰賴仔細的病史 詢問來判斷食物與過敏症狀的相關性, 其他診斷方式包括:(1)皮膚刺針測試 (skin prick test),(2)抽血驗食物過敏 原特異性IgE 抗體,(3)體外嗜鹼性球 或肥大細胞活化測試,前述三項對於診 斷食物過敏皆有不準確度,而需要(4) 食物誘發試驗(oral food challenge) 兒童食物過敏之預防及治療 兒童專 欄 台大醫網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