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醫網 NO.203

19 台大醫網 Health Network 欄 專 童 兒 ◆臨床心理中心臨床心理師 林其瑾 這兩年,疫情對於家庭和孩子都帶 來許多不便,家長在兼顧孩子和工作之 間兩頭燒,也需要彼此協調溝通以找到 合作的方式。孩子受到疫情影響變成遠 距上課,活動量明顯減少,花費在手機 遊戲或網路等3C產品的時間也越長, 對於視力、體重、心肺功能都有負面影 響;透過網課學習的效率和專注度跟實 體上課也有落差,跟同學相處的時間變 少,除了不利於孩子的情緒調節和維持 活力,友誼發展和維持也可能有困難。 孩子的情緒行為困擾有哪些警訊? 根據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資料 (UNICEF,2021),不同年紀的孩子會以 不同的症狀反應出情緒行為困擾,家長 可以留意下列警訊: 1. 小於5歲的兒童:比平常更頻繁吸吮 手指、尿床、食慾不佳、怕黑、黏著父 母,或是出現退化或更為稚氣的行為。 2. 介於5 歲至10歲的兒童:易怒、生 氣、作惡夢、黏人、尋求關注的行 為、拒絕上學、不專注、對於活動或 是交友變得退縮或興趣低落。 3. 大於10歲或是青少年:過動或坐立不 安、煩躁、睡眠或飲食困擾、躁動、 不專注、人際衝突增加、身體症狀抱 怨、過度購物或是囤積物品、過度清 潔與消毒行為、違法行為。 當孩子出現上述改變,就代表家長 需要在生活中添加更多穩定、具支持性 的氣氛,以及規劃有活力、有創意的活 動,來穩定孩子的情緒。 疫情如何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 身為家長如何因應?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