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醫網 NO.202

16 vol.202.2022.9月 圖三 思考與處理孩子情緒行為問題的步驟(原圖取材自 The Noun Project,Created by shwepes,並由本文作者修改後使用) 情緒教育需要你,要想事半功倍先同理 再說理 由於孩子須學習與承擔的責任變 多,壓力自然隨之而來,可能出現令家 長困擾的情緒行為問題,像是好哭、易 怒或挫折忍受力低。如果你重視親子關 係也希望提升孩子的心理強度,建議您 培養和孩子「同甘共苦」的能力。所謂 同甘是珍惜親子時光,像是把握每天例 行活動(如:吃飯、洗澡、接送時間) 彼此互動分享生活的機會,或是陪伴孩 子玩樂、運動或旅遊等休閒興趣。所 謂共苦是當孩子有情緒反應時,花時間 理解他的感受並以「先同理再說理」的 方式回應他的情緒需求,像是吃完飯想 繼續看電視、不願意寫作業而哭鬧的孩 子,家長可以先同理孩子再講道理「沒 辦法繼續看電視讓你很生氣,但我們約 定好吃完飯要先寫作業,我們一起把電 視關掉去寫作業,如果一小時內寫完就 可以看電視」。 圖三有助於您思考孩子情緒問題, 「不足」是缺乏情緒覺察與表達能力,孩 圖二 運用代幣制度之範例 子的情緒問題有時是未能覺察內在混亂 的感受並困難以言語方式表達情緒;「過 多」是藉由情緒發洩來獲得好處,像是 逃避責任、獲得關注或物品等。因此, 思考孩子情緒問題原因並控制後果的同 時,面對情緒風暴花時間與孩子探索、 釐清內在感受,練習用口語表達再一起 腦力激盪如何解決遭遇的困難,對於化 解親子衝突可能有意想不到的結果喔! 請記住!思考孩子難有好表現的原 因,針對「不足」能力訂定合適目標予 以教導、獎勵、提升;針對「過多」的 部分思考原因並對症下藥,並輔以情緒 教育,希望大家都能創造並複製成功經 驗,祝福親子都能享受可貴的小學時光。 兒童專 欄 台大醫網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