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醫網 NO.202

12 vol.202.2022.9月 ◆ 臨床心理中心臨床心理師 陳思臻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每每在重大天災 或意外發生後,成為媒體報導的題材, 因而越來越廣為人知,究竟出現何種徵 兆須留意是否為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俗 諺說「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試 想一人被蛇咬過的經驗,讓他十年來都 心有餘悸,甚至看到草繩就出現驚嚇反 應,這樣的情況是否符合創傷後壓力症 候群,我們可以從以下角度來思考: 曝露在真正或具威脅性的死亡、重傷 或性暴力 每個人都有壓力,壓力無所不在, 一般工作壓力、親子或人際相處的日常 生活壓力,其實並不會造成創傷後壓力 症候群,因為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 第五版(DSM-5)明訂診斷前提是曝 露在真正或具威脅性的死亡、重傷或性 暴力,所以被蛇咬傷若生命受威脅,即 可構成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第一要件。另 外像是地震、颱風等威脅生命安全的天 災,或家暴、性侵等人為暴力對待,或 車禍、氣爆等意外,甚至搜救人員暴露 於身體殘塊,都是可能引發創傷壓力反 應的事件。 創傷後壓力反應 既然上述事件可怕到威脅我的人身 安全,難道我不能害怕嗎?當然不是, 反之遇到危險感到害怕是人類正常的本 能反應,所謂本能即是多數人會有的反 應,能驅使我們做出行動有利生存,好 比像是「狗急跳牆」這種趨吉避凶的行 為,此時身體的交感神經活化,有力氣 和能量來戰鬥或逃跑(參見圖一左邊)。 創 傷 後壓力症候群 專題報 導 台大醫網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