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台大醫網 Health Network 前言 心房顫動是臨床上最常見的一種心 律不整,人一生中發生心房顫動的機會 約有四分之一。而經由統計發現,這個 疾病不論是發生率或盛行率都呈現逐年 攀升的趨勢,因此心房顫動將逐漸成為 被重視的健康議題。 心臟的跳動是由於電訊號刺激心肌 細胞收縮,讓我們的心臟能夠規律且持續 的跳動。一個正常的電訊號會從右心房的 竇房結出發,經過右、左心房傳到房室結 後再傳到左、右心室。而一旦心臟的電訊 號不是遵從正常的路徑造成心臟亂跳就被 稱為心律不整,其中心房顫動就是心房不 正常放電的結果。治療可經由(1)藥物 治療,(2)電擊心臟整流,(3)電燒,這 幾種方式讓心臟恢復正常的跳動。 心房顫動的風險因子包含年紀、糖 尿病、高血壓、冠心病、肥胖、甲狀腺 亢進、慢性腎病以及重度飲酒,其中許 多風險因子都是可以有效控制的,因此 控制好慢性病相當重要。 心房顫動的臨床症狀可能會出現心 跳過快、心悸、胸痛、呼吸會喘、頭暈 或是疲倦等,最顯著的併發症為心因性 中風與心臟衰竭。它會增加大約五倍的 中風風險,而中風的病人中也有約25% 是源自於心房顫動。同時,它和心臟衰 竭也有著互相影響的關係,約有40%的 病人會發生心臟衰竭,而心臟衰竭病人 也有40%可能產生心房顫動。另有研究 顯示得到失智症的風險會增加兩倍。 藥物治療 藥物治療有兩個目標:(1)治療心 律不整,節律控制(rhythm control)或 是心率控制(rate control);(2)栓塞 預防。本文著重在心律不整用藥的部分。 在選擇節律控制或心率控制的用藥 時,會由醫師評估每個人的實際狀況, 例如年齡、慢性病史等,選擇合適的治 療。當選擇心率控制時,心率的目標控 制在休息時心跳每分鐘60∼80下,運 動時每分鐘90∼115 下,或是相較於 接受治療前的基準值下降20%,藥物選 擇為第二類或第四類心律不整藥物。若 心律不整症狀明顯且持續者,可能會再 需要給予節律控制,便考慮加上第一類 或第三類心律不整藥物治療或是電氣燒 灼術治療。 治療心律不整的用藥種類多,最常 使用的分類方式是Vaughan Williams 分類法,依照各藥物的電生理作用,主 要分為四類,如表一。 第 I 類藥物:阻斷鈉離子流入心肌 細胞,降低電傳導速率、延長不反應 期。其中 Ia 類的藥物對上心室與心室性 心律不整皆有效果,但因為副作用較大 而較少使用。Ib 類的藥理作用與 Ia 類類 似,但對於心室性心律不整的效果比較 明顯。 Ic 類的藥物會降低電傳導速率, 比較不會改變不反應期,雖然對上心室 與心室性心律不整皆有效果,不過由於 它也可能引發其他心律不整,所以較少 用在心室性心律不整。 ◆藥劑部藥師 蔡承洋 心房顫動的 心律不整藥物治療簡介 專題報導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