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台大醫網 Health Network 善,必須借助透析治療及升壓藥物。經 食道超音波檢查發現二尖瓣前後葉上均 有贅生物 (圖3B及C,紅色箭號所指), 二尖瓣鍵索斷裂及葉片破壞,造成嚴重 二尖瓣閉鎖不全(圖3D,彩色血流譜綠 色箭號所指),經食道實施三維心臟超音 波可以清楚檢視二尖瓣上除了贅生物(圖 4,紅色箭頭所指),葉片也遭破壞而無 法閉合,雖然仍在抗生素治療療程中, 但因臨床上鬱血性心衰竭無法控制,輔 以影像檢查的佐證,心臟外科仍施行二 尖瓣金屬瓣膜置換手術。術後心衰竭大 幅改善,在接受完整抗生素治療療程 後,順利出院。 二尖瓣也稱為僧帽瓣,位於左心房 和左心室之間,在左心室幫浦泵血時, 壓力會從少於十上升到百餘毫米汞柱, 需要一個完整的二尖瓣結構做為控制閘 門。當左心室收縮時,心室內血液經由 加壓送到主動脈,二尖瓣的前後葉會關 閉緊貼,阻止血液回流至左心房。而當 左心室舒張時,壓力降到低於左心房內 壓時,二尖瓣前後葉會再打開,讓左心 房的含氧血液進入左心室。當二尖瓣結 構因缺血壞死(如病例一)或感染性心 內膜炎(如病例二)等原因遭致破壞而 失去閉合功能,會產生急性二尖瓣閉鎖 不全,嚴重時會病情迅速惡化致死,此 時借助醫學影像,正確的診斷,及時手 術修復結構問題或置換瓣膜,才能使病 人轉危為安。 慢性二尖瓣閉鎖不全又可分為器 質性、功能性兩類。器質性閉鎖不全最 常見的病因包括風濕性心臟瓣膜病、感 染性心內膜炎、粘液樣退行性等瓣膜病 變。因為心臟的代償作用,初期症狀並 不明顯,中度以上的閉鎖不全患者,因 回流入左心房血量增多,心搏量減少, 會出現疲倦、乏力、心悸和活動後氣喘 等症狀,藥物控制可以讓病患處於穩定 狀態。但有些病患瓣膜疾病仍會進展, 有可能會超過心臟代償的極限,或是發 生心房顫動及肺動脈高壓等併發症。 現代手術方式的進步及越來越多醫學佐 證,在合適的病患條件及適應症下,積 極介入修補瓣膜的結構問題,會改善病 患預後。 功能性二尖瓣閉鎖不全是指二尖瓣 結構相對正常,但由於其他病因,例如 左心室擴大和功能障礙造成二尖瓣無法 正常閉鎖。既然閉鎖不全是續發於左心 房室的疾病,針對原始問題治療常是基 本策略。但在最佳藥物控制後,若二尖 瓣閉鎖不全的嚴重度仍超越了心室代償 能力,不少臨床證據已經支持,此時採 用較低侵襲性的手術或導管治療,可以 在不付出較大代價下,減少瓣膜回流及 代償負擔,改善病患症狀甚至預後。這 些臨床決策,需要心臟內外科醫師、影 像專家等以團隊運作方式,才能針對各 別病患提供最合適的治療建議,本院新 設立的「瓣膜性心臟病暨微創治療門診」 (聯絡專線:2312-3456 轉263737)即 基於此目的,提供病友完整適切的醫療 策略與治療。 專題報導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