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vol.197.2022.4月 圖一 先天性肺部呼吸道畸形的示意圖及電腦斷層影像表現:(A、C) 典型的病灶表現大小不等的肺部囊腫 ;(B、D)混合型異常:除 了肺部囊腫以外,還有從胸主動脈分支而來的異常體動脈(箭號 處)供應。 大部分病人出生時沒有明顯症狀, 因此過去超音波不夠發達的年代,有不 少病人到青少年甚至成年後出現症狀才 被意外診斷,現在則是大部分病人在產 前超音波篩檢時就能發現(圖二);出生 後沒有症狀的病人,雖然不需要立即處 理,但異常的囊腫不具正常排痰功能, 未來仍可能發生較嚴重的肺部感染或是 肺炎,囊腫也可能逐漸變大而壓迫正常 肺葉;此外約有1∼2%的病人會合併 惡性腫瘤。少數病人在出生時就有喘、 呼吸衰竭的症狀,最嚴重者會表現胎兒 水腫,表示其囊泡體積較大,在胎兒時 期就顯著壓迫正常的心肺組織,此時需 要緊急手術切除異常的組織,緩解壓迫 的症狀。 外,還有異常的體動脈供應血流,為混 合型異常(圖一)。雖然先天性肺部呼 吸道畸形是最常見的一種先天性肺部異 常,它的發生率仍然很低,大約每1萬 至2萬名新生兒中才有1例,若以目前 臺灣的新生兒數推估,每年全臺約有15 至20名新生兒診斷為此病。 兒童專 欄 台大醫網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