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醫網 NO.194

23 台大醫網 Health Network 台大醫網 HEALTH NETWORK 擁有健康知識‧豐富彩色人生 目標溫控治療若能成功,病人家 屬當然開心不已,但臨床上仍有部分病 人無法順利清醒,根據目前的醫療準則 及醫學倫理,家屬可以思考三個方向。 一是長期照護,因為無法清醒的病人普 遍需長時間使用呼吸器,我們會建議在 病情相對穩定後執行氣切手術,將病人 轉介到呼吸照護中心持續照護。二是撤 除維生系統,一般來說病人若經過積極 治療、目標溫控療法等,仍無法甦醒, 病人未來醒過來的機會非常渺茫,所以 現在已有越來越多的家屬可以理解,撤 除維生系統除了讓病人不再受苦、得到 安寧,也能減少家屬、社會的負擔。三 是器官捐贈,近來臺灣民情已較能接受 器官捐贈,讓生命價值延展的渴望是多 數人捐贈的動機,同時有足夠的研究證 據顯示曾歷經心跳停止的病人仍可捐贈 器官,且不影響器官的功能。然而所有 的醫療決策都會經過醫療團隊的審慎評 估,並透過與家庭成員共同討論,確認 是否充分了解病情、並能隨時掌握實證 證據,依此調整醫療及衛教資訊。接下 來是瞭解「病人家屬的喜好與價值觀」, 醫療端可以協助病人發現良善的治療動 機,尤其是當病人的決定不見得是最有 利的時候。最後須瞭解病人是否有足夠 的「能耐」可以接受這樣的醫療處置。 除了在決策過程中充分溝通,醫療執行 中更須反覆確認,以達醫病雙贏的目的。 心跳停止復甦後照護一直是生命之 鏈中重要的一環,然而病人及家屬出院 後的生活品質及心理壓力的影響卻往往 被忽略,不論是劫後餘生的瀕死感、加 護病房住院的高壓心理負擔及醫學治療 造成的不適,亦或是出院後因受損的生 理功能以致「回不去從前那個健康的自 己」、「無法從事從前的志業」所造成的 沮喪失落、甚至經濟溫飽能力的缺失, 往往對存活出院病人的身體、心理形成 壓力,卻求助無門。 透過專精於復甦後照護的專業團 隊提供全人照護,在醫療端主動提供整 合資源來幫助這群渴望重拾正常生活的 病人及家屬們。當病人心跳停止的那刻 起,家人們的世界彷彿進入了無止盡的 長夜,希望透過我們的幫助以及病人家 屬無私地分享,增進彼此的了解,促進 醫療之間的信任,讓我們一起攜手期待 黎明那刻的到來!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