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醫網 NO.192

◆ 皮膚部主治醫師 烏惟新 淺談預防異位性皮膚炎 的實證與迷思 異位性皮膚炎( Atopic dermatitis, AD )是最常見於嬰幼兒的慢性皮膚疾 病,在世界上約有 10 ∼ 20 %的兒童 有異位性皮膚炎,在臺灣的盛行率約 4 ∼ 7 %之間,且有上升趨勢。罹患異位 性皮膚炎有高達八成會合併得到食物過 敏、氣喘、過敏性鼻炎等異位性疾病, 也是所謂的「過敏進行曲」( atopic march )的第一步,大多會依照異位性 皮膚炎→食物過敏→氣喘→過敏性鼻炎 的次序發展。異位性皮膚炎病程慢性, 病童週而復始的濕疹與搔抓,往往抓得 指甲裡都是卡著血跡,夜間搔癢難以入 眠又易醒,持續不斷地影響父母與病童 的日間精神,令父母心焦。而父母雙方 任一方有任何一種異位性疾病,會增加 孩童罹患異位性皮膚炎的機會,所以對 於高風險族群是否有預防異位性皮膚炎 的方式,是許多自身有異位性疾病家長 想知道的。 致敏食物 「要避免吃致敏食物」這可能是最 大多數人對於異位性疾病根深蒂固的想 法。但事實上,大部分較大兒童異位性 皮膚炎主要的誘發因子來自於環境而非 食物。大部分異位性皮膚炎的控制主 要是要透過外用藥及潤膚劑,光用食物 限制難以達到良好控制,且食物限制可 能造成營養不均衡甚至反而促進食物過 敏。事實上發表於新英格蘭醫學雜誌 (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NEJM )的研究發現,讓嬰幼兒完全避 免不吃花生直到五歲,反而比讓嬰幼兒 四個月大起開始吃花生,發生對花生過 敏的機會高了六倍以上( 13.7 % v.s. 2.9 %)。後續研究也發現讓嬰幼兒四個月 大起食用致敏食物(花生、蛋、牛奶、 芝麻、白肉魚、小麥),可能誘導食物耐 受( induce food tolerance ),可以減 少花生及蛋的食物過敏,但不影響異位 性皮膚炎的發生率。而坊間時常聽聞對 於母親於懷孕或哺乳期間要避免食用蝦 蟹海鮮以避免嬰幼兒發生異位性疾病的 說法,其實在科學上也是沒有根據,若 是因為過度飲食限制導致母體營養不良 反而危險。美國兒科學會(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 自 2008 年 的指引就不支持懷孕及哺乳女性做任何 飲食限制來預防嬰幼兒異位性疾病。 母乳 前一段已有提及,哺乳期間避免 食用致敏食物並對預防嬰幼兒異位性 疾病沒有幫助。餵母乳的好處很多, 那麼餵母乳是否可以預防嬰幼兒異位 性疾病呢?目前分析研究發現餵母乳 三到四個月,可以減少兩歲前的嬰幼 vol.192 . 2021 . 11 月 22 兒童專欄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