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醫網 NO.191

減低 3C 網路成癮風險的教 養策略(下) — 學齡兒童及青少年 ◆ 臨床心理中心臨床心理師 張麗滿 對小學生來說,每天除了規律上學之 外,加上安親班/課後班的寫作業時間或 其他課程,生活其實已經頗為忙碌,有些 孩子週間上學早出晚歸的「總工時」還比 爸媽上班時間長呢!如同大人下班會想放 鬆休息,孩子回到家也想自在玩樂,而 3C 產品的娛樂效果大、付出成本低(低費用、 低腦力、低體力),很容易就成為讓孩子輕 鬆獲得滿足的消遣活動。然而一旦 3C 開 機,往往得要等家長出面干涉制止方得罷 休,親子之間因為管控 3C 鬧得不愉快的 挑戰劇戲碼,幾乎是常態性的上演。 學齡兒童及青少年 ◎ 家長問:現在提倡 STEM 教育( S 科學、 T 技術、 E 工程、 M 數學),還有 108 新課綱的靈活教學,孩子早一點接觸 電腦、學程式語言,不是比較好嗎? ◎以下觀點提供家長參考: 這樣說好了,這問題如同:讓小學 生提早學習 XY 代數方程式,孩子的數學 是不是會比較好呢? 其實,當孩子的認知成熟度還不 到能完全運用抽象的符號作邏輯思考 時,這類的學習其實是吃力的、事倍功 半的。坊間提供給小學生的程式語言課 程,往往需要將程式邏輯的概念轉換為 具體操作的素材,讓孩子投入大量的時 間並透過嘗試錯誤的方式來學習,由自 行編輯設計 3C 小遊戲或控制機器人獲得 成就感,以增強孩子投注時間的動機。 然而,符號運思的能力在孩子成長邁入 青少年的過程,假以時日,原本自然就 會萌發、迅速掌握並發展成熟;而人們 需要先累積足夠的知識與經驗背景,才 能瞭解為什麼、如何以及何時要將技術 轉化為實用工具,或是利用所設計的工 具來改進技術。所以,小學生寶貴的時 間精力要用來學習什麼、累積什麼樣的 生活經驗,其實才是值得思考的關鍵問 題,而這個問題的答案見仁見智,留待 家長依據個人價值觀自行判斷,沒有絕 對的是與非。 家有小學生的處理原則 家長們普遍的經驗是,孩子有了手 機或平板電腦之後,即使不特別教他們 如何使用,他們仍很快就會摸透、用得 比大人好,然而後來似乎總會變成用來 做些大人覺得浪費時間的事情、不懂得 自制,這才是親子爭執的所在。 ● 讓孩子知道「網路成癮」是可能的潛 在風險。 只要孩子開始接觸 3C 產品,就要 讓孩子明白過度使用 3C 對身心發展是 有害的,所以要約法三章,附帶行為約 定並嚴格執行,讓孩子從小習慣家長必 然會監督,也會過濾選擇其視聽內容。 孩子與家長的行為約定,可搭配點數獎 勵制度,鼓勵孩子確實做到。 19 台大醫網 Health Network 台大醫網 HEALTH NETWORK 擁有健康知識‧豐富彩色人生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