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醫網 NO.191

等問題,也可能是原發自腎臟機能失調,臨床表現可能有血尿、泡泡尿及腎絲球過濾 功能下降或貧血等表現;而泌尿道感染則病程較短,較常合併發燒畏寒及單側腎臟敲 痛。前者需作血清及相關檢查,必要時需腎臟切片檢查,以求儘速治療保存腎功能, 避免進展到腎功能不足需要透析(洗腎);而泌尿道感染則需抗生素治療並找尋潛在原 因,避免再度發生。 表一 、 急性腎絲球腎炎與泌尿道感染臨床區分線索 腎絲球腎炎 泌尿道感染 發燒畏寒 較少 常見 合併血尿 可能合併血尿 可能合併血尿 腎功能受損 較常見 不常見 膿尿 無 有 尿液培養出細菌 無 有 腎臟敲擊痛 雙側 單側 合併泡泡尿 常見 較少 病程 數日至數週 數日 診斷方式 腎臟切檢查 血清學檢查 腎臟超音波 尿液培養 腎臟超音波 (反覆感染時) 治療方式 依腎臟病理檢查決定治療時機、藥 物選擇及劑量 依經驗性抗生素及後續細菌培養及 影像檢查決定藥物及療程 小如依醫囑入院接受腎臟切片檢 查,說是腎臟切片,實際上是以比針稍 粗的切片槍在超音波定位下,經局部麻 醉,確定腎臟位置及患者可配合吐氣- 吸氣-閉氣的節奏下,擷取 2 ∼ 5 片腎 臟組織以供病理檢查,切片過程中小如 一開始覺得緊張加上些許不安,然而在 過程中腎臟科醫師詳細說明使小如放心 許多,最後取到足夠的腎臟組織後回到 病房休息,小如才真正放鬆。住院醫師 術後訪視時說明隔天病理科會有初步報 告。隔日總醫師以床邊超音波追蹤腎臟 狀況,確認無明顯出血之後,傍晚初步 病理報告是「免疫球蛋白 A 腎炎合併新 月型細胞沉積」,是屬於破壞性較高,需 趕緊治療的腎炎,也容易發生急性腎臟 損傷,所幸小如及早就醫,及早治療可 能可免於未來進展到透析(洗腎)的可 能性。 vol.191 . 2021 . 10 月 10 專題報導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