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醫網 NO.186
家長如果知道自己習慣的思考模 式和行為,就有機會與孩子的狀態做區 隔、中性看待孩子行為,把握現階段育 兒目標,適度將責任放回孩子身上,孩 子便有機會從家長身上學習到適當的人 我界線,並發展為自己負責任的能力。 培養孩子的心理優勢 當孩子有足夠的自信和安全感時, 他們相信自己有價值、有能力、能夠信 任別人而不用時時擔心被討厭,也能比 較客觀的看待自己表現,進而接受建 議、調整作法。 家庭教育是孩子建立心理優勢能力 不可或缺的一環。家長可以從協助孩子 自我覺察開始,從互動過程中引導孩子 思考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可以詢問孩子 「你覺得呢?」幫助孩子把注意力放回自 己身上。如果孩子說不出來,試試以自 己的觀點加以引導,「我覺得這樣收能幫 助我下次記得拿,你覺得這樣對你來說 有沒有幫助?有想到其他方法嗎?」在 這裡很重要的是需要營造支持孩子的環 境,因此當孩子表達時,家長可以提出 見解但避免取笑謾罵,討論後讓孩子自 己選擇、給機會嘗試,讓他為自己的選 擇承擔後果但避免落井下石。過程中, 家長可以持續肯定孩子願意嘗試的動 機、接納孩子遇到挫折的情緒反應,幫 助其從犯錯和失敗的經驗中調整學習。 在這樣一次次被傾聽與溝通的過程中, 孩子便有機會能探索和瞭解自己,學習 如何表達,逐步在親子關係中建立自信 及安全感。 不管孩子處於何種年紀,他都是個 獨一無二的個體,有自己的感受、想法和 喜好。既然世界充滿了未知,不如就和 孩子一起面對,用孩子可以理解的語言和 能承受的方式適當放手。當孩子的好參 謀,在徬徨時提供所需要的幫助,但不用 強迫他照著做;當他的好教練,跌倒了鼓 勵他,告訴他哭沒關係,等哭完後再一起 試試看;當他的好朋 友,在未知的路上傾 聽陪伴他。如果家長 能認識、接納並擁抱 自己和孩子的天性, 提供支持性環境幫助 孩子學習成長,孩子 就有機會自我實現、 活出自己精彩的人生。 衍伸閱讀 1. 心裡韌性:顛覆起跑點迷思,交出有 耐挫力、熱情與目的感的孩子(陳品 皓臨床心理師,親子天下出版) 2. 教養方程式:你的角色,決定孩子如 何出色( Ronald F. Ferguson, Tatsha Robertson ,親子天下出版) vol.186 . 2021 . 5 月 20 兒童專欄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