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醫網 NO.186
懷中,暗自希望能永遠保護這個惹人疼 的小傢伙;時間快速溜走,小小的腳丫 跨出了第一步、開始探索這個世界,隨 著孩子越來越大,離我們的距離也越來 越遠,我們喜懼參半著在放手和保護的 天秤間來回擺盪,期許孩子能在成長的 過程中遠離所有隱藏危害,不管是生理 上吃的用的,或是心理上面對各種人事 物可能遇到的打擊傷害,我們無不希望 孩子能在安全的環境中、無憂無慮快樂 成長,所以盡己所能為他們付出,同時 也希望他們學到處事技巧和一技之長, 在複雜的社會中安穩生存下去,因此孩 子需要被適當教導、規範和約束,這樣 他們才能安全長大。但我們真的有辦法 營造出一個永恆的溫室,控制好每件事 情,保護孩子不受侵擾嗎?相信大家心 裡都明白,這是不可能辦到的。 家長對於孩子未知的未來過度 擔憂害怕時,很容易就會想要做些什 麼,於是凡事都想幫孩子打理得好好 的,也希望孩子照著自己的規劃走, 要求孩子順從聽話,例如幫小孩選擇 校所科系、安排好工作環境等,因為 這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好」、「孩子長 大就會懂了」。在這樣的處境下,孩子 缺乏對自己人生的主動參與,習慣被 動接受安排和意見,這樣子不用負責 任,也能避免親子衝突;他們鮮少有 機會在成長的路上好好認識和接納自 己,也鮮少有機會練習生活技能、練 習如何從挫折中復原,他們不知道自 己是誰、也不知道自己有沒有足夠的 能力可以獨立生存和面對。想要避免 孩子如此,家長可以嘗試以下兩點: 先自我覺察後再行動 為了避免孩子過度依賴,家長先自 我覺察很重要。自我覺察也就是觀照自 己,了解自我內心狀態。建議家長適當 「暫停」,重新思考與孩子互動時,自己 如何行動、感受和思考,接著再想想希 望孩子能學習到什麼、下次是否有不同 方式能試試看。例如當家長總是備妥出 門物品而孩子不用自己整理,這麼做是 出於家長習慣或擔心孩子自己來會拖到 出門時間?一直幫忙時自己的感受是什 麼?先思考釐清後,再來看看孩子的年 紀和能力,檢視自己的做法是否與現階 段育兒目標相符。若家長發覺自己會受 不了孩子慢吞吞或總是擔心孩子沒有做 到最好而忍不住插手,或許需要找到一 個方式來消化自己的焦躁與不安,像是 設計提醒紙條或拉長準備時間等,如此 才有機會找到方法讓自己保持冷靜並保 有彈性,在各種突發狀況之後,還能告 訴自己「已經做得很棒了,下次再努力 看看」。 19 台大醫網 Health Network 台大醫網 HEALTH NETWORK 擁有健康知識‧豐富彩色人生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