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醫網 NO.186
vol.186 . 2021 . 5 月 14 專題報導 膽汁由肝臟分泌後存放在膽囊 裡,之後釋放到小腸,具有消化脂肪、 協助代謝膽固醇的作用。曾有一說法 「 4F 」會增加膽結石的機率,也就是女 性( female )、肥胖( fat )、大於四十歲 ( forty )和多產( fertile )。懷孕期間,雌 激素增加膽固醇濃度,黃體素降低膽汁 酸的分泌、讓膽囊排空運動變慢,加成 在一起就使得膽汁變濃稠,容易出現膽 泥,增加約 30% 膽結石的機率。在膽汁 排出時,如果結石剛好卡住通道,就可 能發生膽絞痛的情形。大部分膽絞痛的 孕婦以保守性治療可以撐過去,但少數 有可能在懷孕後期又復發,或是發生結 石引起的急性膽囊炎、膽道結石、膽囊 炎,甚至胰臟炎。 懷孕期間膽囊炎發生率大約為萬 分之二。孕期如果發生膽囊炎,症狀和 一般膽囊炎類似,反覆收縮性的右上腹 痛、劇烈膽絞痛,甚至轉移到右肩或背 部疼痛,以及發燒、噁心嘔吐、食慾不 佳等,以上症狀通常在飯後較常發生。 理學檢查則會出現右上腹壓痛,或是典 型的默非氏徵象( Murphy's sign ),亦 即檢查者用手壓右上腹,當患者深吸氣 時,會因為疼痛而停止吸氣。膽囊炎嚴 重者,有可能造成膽囊破裂,引起腹膜 炎、敗血症,進一步造成早產、胎死腹 中、甚至母親死亡。 懷孕期腹痛最方便的診斷工具就是 超音波,可發現膽結石或急性膽囊炎引 起的變化如膽囊壁增厚以及膽囊腫脹。 針對急性膽囊炎,目前的研究統計顯示 對於無特殊併發症之孕婦,第一孕期和 第二孕期可以腹腔鏡手術為優先的考 量;第三孕期由於子宮已經太大會造成 手術困難,因此以保守性的抗生素治療 為主。高風險的病人亦可選擇內視鏡逆 行性膽道胰臟攝影取石術。這些都需要 外科、腸胃內科等各科別的幫忙。至於 在懷孕期間意外發現無症狀的膽結石, 在生產後可以再追蹤,如果產後仍然沒 有消失,則可以考慮預防性膽囊切除手 術,以避免膽囊炎或膽絞痛的再次發生。 因此,各位懷孕的準媽媽們,萬一 有右上腹痛的情形,千萬不能輕忽!請 儘快至婦產科門診或是外科門診就診, 門診或產房都可安排胎心音監視器及超 音波檢查,有需要時也會轉診外科以評 估是否需要手術及後續治療安排。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