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醫網 NO.185
中耳炎藥物治療 ◆ 藥劑部藥師 李易璁 前言 急 性 中 耳 炎( acute otitis media, AOM )是兒童常見的疾病之一。因小孩耳 咽管發育尚未成熟,細菌與病毒較容易透 過耳咽管進入中耳腔,造成感染而導致急 性中耳炎。成人耳咽管發育相對成熟,所 以跟小孩相比發生中耳炎的機率較低,通 常成人中耳炎多為先天性構造問題或外力 因素,如:大力擤鼻涕、挖耳朵、外界壓 力變化太快等,使得細菌或病毒進入中耳 腔,造成感染。 急性中耳炎在 2 歲以下孩童較常發生 ( 41.2/100 人年),約有 80 %以上孩童在 3 歲前至少得過一次中耳炎,發生率在學齡 兒童(約 5 ∼ 6 歲後)明顯下降,青少年 與成人也較不常見。 發生急性中耳炎時,鼓膜會因發炎 而腫脹,因此常見的中耳炎症狀多為耳朵 的不舒服,包含:疼痛、癢、腫脹、積水 等,疼痛感從輕微至嚴重皆有可能。若為 化膿性中耳炎,則會同時在外耳發現異常 分泌物。而因鼓膜腫脹後,聲音穿透性變 差,或由於中耳積水等因素,因此會有暫 時性的聽力障礙(耳塞、耳鳴、講話覺得 有回音等),這類的聽力損傷,經過適當 治療後可回復至一般正常狀況,因此不用 太過擔心。另外,急性中耳炎並不一定會 有發燒、頭痛、頭暈等平常感冒常見的症 狀。一般而言,只有 1/2 ∼ 1/3 的孩童中 耳炎會同時有發燒的症狀。 因為嬰幼兒表達能力沒有像成人或青 少年一樣成熟,所以上述提到的症狀,嬰 幼兒常常會以哭鬧、躁動不安、拉扯或拍 打耳朵等行為表現出來,但是少部分的病 人中耳炎症狀並不明顯,或不會有耳朵痛 的症狀,因此不建議家長以哭鬧或發燒作 為嚴重與否的判斷依據,若懷疑小孩有急 性中耳炎症狀(一直抓耳朵、外耳有異常 分泌物、聽力降低等),應儘速就醫。 中耳炎致病微生物 中耳炎成因有細菌性或病毒性。常見 致病菌有:肺炎鏈球菌(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嗜血桿菌( Haemophilus in fl uenzae )、 卡 他 莫 拉 菌( Moraxella catarrhalis )。因目前嬰幼兒常規施打 13 價 肺炎鏈球菌疫苗,使得肺炎鏈球菌造成急性 中耳炎所占比例降低。病毒部分,則以呼吸 道融合病毒(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 流感病毒( in fl uenza viruses )、冠狀病毒 ( coronaviruses )較常見。 急性中耳炎藥物治療 急性中耳炎治療包含症狀治療與抗生 素治療兩個部分。因急性中耳炎常併發耳 朵痛,因此症狀治療以改善疼痛為主,抗 生素部分則會根據病人年齡及症狀嚴重程 度來決定是不是一開始就要使用。就診時 醫師會依照目前病人的症狀與過去使用抗 生素的病史,決定當下最適合使用的治療 方式,因此若發現醫師只有先開立止痛藥 而沒有抗生素的話,不需擔心,只要記得 按時遵照指示服用藥物即可。若就診後 48 至 72 小時內沒有緩解或症狀持續惡化, 則要立即回診尋求醫師協助。 藥物治療-疼痛控制 疼 痛 控 制 以 口 服 止 痛 藥, 如: acetaminophen 、 ibuprofen 為主。這類的藥 13 台大醫網 Health Network 擁有健康知識‧豐富彩色人生 台大醫網 HEALTH NETWORK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