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醫網 NO.184

兒童癌症形成的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當 然,這兩個因素到底如何造成兒童癌症? 除了這兩個因素之外是否有其他因子參與 其中?到底詳細的機轉為何?目前研究也 未能解答這些問題。值得一提的是,雖然 「基因變異」是重要的原因,但是大部分的 「基因變異」並非遺傳性,而是後天形成的。 兒童癌症除了好發的種類不同、致 病機轉不同,治療上也和成人癌症大不相 同。兒童癌症治療的成功率較成人癌症 高。根據中華民國兒童癌症基金會自 1995 年起長期追蹤癌症病童的治療狀況顯示, 兒童癌症在診斷後五年的整體存活率為 75 %,也就是每四位癌症病童中,大約有 三位在發病後五年仍然存活。以最常見的 兒童癌症─急性淋巴性白血病來說,長期 存活率接近 90 %,這個成績已經與一般先 進的歐美國家接近。至於兒童癌症治療成 功率較高的原因,可能因為癌症的種類及 致病機轉上的不同,使得兒童癌症普遍對 於化學治療和放射治療的效果較成人癌症 好。此外,雖然兒童許多器官組織仍處在 成長階段,感覺好像比較脆弱,但實際上 兒童每單位體重可承受的化療劑量,是比 成人來得多的,主要原因可能在癌症病童 除了本身的癌症之外,鮮少會合併其他疾 病如高血壓、心臟病、肝硬化,而且兒童 的身體普遍修復能力較強,面對治療所造 成的傷害恢復力較高。當然,醫師在決定 藥物劑量時,也都是依據病童的身高體重 來計算的,可說是每個癌症病童的治療, 都是「量身打造」的呢! 雖然兒童癌症比起成人癌症較好治 療,但是若在診斷時腫瘤已經很大,或是 已經發生轉移,治療上還是較為困難,因 此「早期發現」還是相當重要的。中華民 國兒童癌症基金會一直以來大力宣導「兒 童癌症九大警徵」,即是希望父母可以及早 發現症狀、及早就醫。這九大警徵包括: 1. 不明原因疼痛: 如不明原因頭痛、肢體 痛(尤其下肢)、胸痛、腹痛等。 2. 不明原因淋巴結腫大: 淋巴結腫大常發 生在頸部,但也可能發生在腋下、鼠膝 部等,如超過 2 公分,觸摸固定不動, 無壓痛,建議進一步檢查。 3. 腫塊: 不論身體或四肢,若有腫塊即需 就醫,肝脾腫大或腹部腫瘤,洗澡時注 意觸摸較易察覺。 4. 不明原因持續發燒: 超過一星期不明原 因的發燒。 5. 生長發育改變: 在不明原因下,該生長 的年齡卻停止長高,或出現體重減輕、 食慾不振等症狀。 6. 貧血、出血症狀: 臉色蒼白、瘀青、紅 色出血點或黏膜出血症狀(如流鼻血、 牙齦出血)。 7. 神經系統症狀: 頭痛、嘔吐、複視、肢 體無力、運動不能協調(寫字歪扭)、無 法捧碗或用筷子,走路歪斜易跌倒等。 8. 神經母細胞瘤特徵: 常發生在腹部,有 腹部腫大或腫脹情形。若癌細胞轉移至 骨髓時,可能導致臉色蒼白,轉移至眼 窩時,可能導致眼窩周圍瘀青(熊貓眼)。 9. 視網膜母細胞瘤症狀: 由眼底鏡檢查可 及早發現,若腫瘤已大,瞳孔會出現白 色反光,且拍照後雙眼瞳孔反光不同。 綜合以上,兒童癌症雖然是惡性疾 病,但並非絕症,只要能早期發現,並配 合醫師有計畫地治療與追蹤,還是有很高 的機會可以「抗癌成功」唷! vol.184 . 2021 . 3 月 18 兒童專欄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