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醫網 NO.183
年發表於著名的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確 認肺部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可以有效降 低肺癌的死亡率,才開啟了肺癌篩檢的 新頁。在美國的研究,篩檢的對象主要 是以抽菸做為篩檢的依據,不抽菸的人 不是篩檢的對象。這個結果似乎不適用 於臺灣。 早在 20 世紀末期,現任中央研究 院院士楊泮池院士(前臺灣大學校長) 就發現臺灣肺癌病人女性比上男性的比 率,較歐美高出甚多,而且臺灣女性肺 腺癌的病人 90 %以上沒有抽菸的習慣。 楊院士後來一系列的研究,證實臺灣女 性肺癌與家族史及油煙暴露有關,最近 一篇早期肺癌的研究發表在細胞( cell ) 雜誌,透露環境、食物與肺癌似乎有關 聯。因為臺灣肺癌的特殊性,楊院士發 起一項大規模的肺癌篩檢計畫,針對不 抽菸但暴露二手菸、慢性肺病、有肺癌 家族史、油煙暴露(其中任一項)及一 定年紀無症狀的民眾,利用肺部低劑量 電腦斷層做篩檢,發現肺癌的檢出率(發 現肺癌的比率),比美國的研究以抽菸有 無來篩檢,找到肺癌的機會更高。代表 臺灣肺癌的危險因子與國外不盡相同。 肺癌篩檢另一個重要的意義是,因為篩 檢找出的肺癌病人,九成五以上都是屬 於第零期或是第一期。這些早期的病人 五年存活率都在 9 成以上,只需要定期 追蹤即可,不須接受全身性的治療,生 活品質自然不打折扣。只是目前低劑量 電腦斷層用來做為肺癌篩檢並不是健保 給付的項目,目前低劑量電腦斷層仍以 自費檢查為主。另一個大家比較關心的 問題是:所有人都需要做肺癌篩檢嗎? 目前的答案是否定的,不是所有人都需 要接受低劑量電腦斷層。只有高危險族 群,例如抽菸、有肺癌家族史、暴露在 二手菸環境、煮食油煙長期暴露或是有 慢性肺疾病的人,適合低劑量電腦斷層 肺癌篩檢。非高危險群(無肺癌好發危 險因子)的人接受篩檢不是不行,衡量 優缺點,目前只建議高危險群的人接受 肺癌篩檢。如果篩檢的結果正常,多久 該再篩檢一次,現在仍無定論,可以跟 胸腔科醫師或家庭醫師討論,制定個人 最佳的追蹤時機。 總而言之,肺癌的篩檢可以降低 肺癌的死亡率,提昇肺癌病人的生活品 質。如果屬於肺癌的高危險群,建議在 一定年紀以後接受低劑量電腦斷層篩 檢。目前臺灣的健保仍未給付低劑量電 腦斷層肺癌篩檢的費用,期待以後有機 會能有條件給付,嘉惠肺癌高風險的族 群進而降低肺癌死亡率,減少整體健保 支出。 vol.183 . 2021 . 2 月 8 專題報導 肺部低劑量電腦斷層:箭頭為毛玻璃 狀病變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