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醫網 NO.176

慢性 B 型肝炎是國人重要的健康問 題,目前約有 200 多萬位慢性 B 型肝炎 帶原者。若沒有妥善的監測或用藥物控 制,慢性 B 型肝炎可能會進展為肝硬化 及肝癌。臺大醫院肝炎研究中心團隊最 近進行一個前瞻性的追蹤研究,針對平 均用藥 3 年的慢性 B 型肝炎患者,發現 停藥一年約有 6 成患者的病毒復發高於 2000 IU/mL ,而約有 3 成患者產生病毒 復發及臨床肝炎的發作。 臺大醫院醫療團隊發現停用抗病毒 藥物的種類顯著影響停藥後復發的速度 及型態。病毒再現及肝炎復發的時間, 可以早在停藥後一個月即發生,大部分 患者在停藥的 3 ∼ 9 個月最易復發,停 藥一年後就較少有復發的情形。進一步 分析,確認停藥時的 B 型肝炎表面抗原 量可以作為預測停藥後病毒及肝炎復發 的指標,且可以預測停藥後是否能持續 控制肝炎的狀態。患者的基因多形性亦 可以預測停藥後的肝炎發作。停藥後第 一個月的 B 型肝炎病毒量可以作為預測 後續病毒及肝炎復發的早期指標。 目前有數種口服抗 B 肝病毒藥物及 長效型干擾素問世,可以抑制病毒在肝 臟中複製,改善慢性 B 型肝炎疾病的進 展。健保自 2003 年開始給付這些藥物, 目前慢性肝病及肝硬化已經逐年降到十 大死因的第十位。雖然這些藥物可以改 善病情,但需要長期用藥才能達到包含 血清 B 肝病毒表面抗原消失且產生保護 性抗體之功能性治癒的目標。長期服藥 有藥物安全性、抗藥性之疑慮,且患者 服藥順從性會降低,也增加個人或健保 的經濟負擔。 亞太地區肝病醫學界建議患者於服 用抗 B 肝病毒藥物治療一段時程後,若 可以達成長期抑制病毒的情形則可以考 慮停藥觀察,因為有機會增加功能性治 癒的機會。臺灣的健保給付規範中也標 明停藥的準則。然而停藥後肝炎病毒復 發的機會不低,如何找尋合適的患者停 藥成為待解決的問題。臺大醫院醫療團 隊提出需要依照停用藥品種類進行個人 化的追蹤,且停藥後的前幾個月需要密 集的回診追蹤 B 型肝炎病毒量及肝指數 以早期發現肝炎的復發。也建議停藥後 肝炎復發時要嚴密追蹤觀察包括 B 型肝 炎病毒量及 B 型肝炎表面抗原量,找出 有機會達成功能性治癒的患者,但也需 要伺機再啟動治療,以減少患者進展至 嚴重肝炎及肝纖維化的發生。 臺大醫院慢性B型肝炎 停藥後肝炎復發風險記者會 ◆ 公共事務室 臺大醫院慢性 B 型肝炎停藥後肝炎復發風險記者 會之團隊成員 1  台大醫網 Health Network 台大醫網 HEALTH NETWORK 擁有健康知識‧豐富彩色人生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