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醫網 NO.175

◆ 社會工作室社會工作師 沈祐伃 育嬰留職停薪復職後,我開始投入 早期療育的服務。經過兩年多自己帶小孩 的實戰經驗,親身印證孩子於各階段發展 的論點,使自己在早期療育兒童的發展評 估過程中,較能聽懂家長在說什麼,也較 能體會家長照顧不易與各種掙扎。 時常會聽到家長問:「他/她會好 嗎?」聽得出他們心裡滿滿的期待,和擔 憂孩子的焦急情緒,這時我會告訴家長,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有自己成長的 步調;有的大動作較快、小動作較慢,有 的很早就會講話了,有的孩子可能因先天 疾病的影響,起步較困難,但重點在於 「自己跟自己比」,只要孩子接受在各種職 別專業老師的療育,加上家長在家庭及生 活中多多引導孩子練習,定期回來醫院評 估,孩子能比先前進步,就是成效。常常 孩子一有狀況,父母就會歸咎於自己,其 實家長們也需要被理解、支持、安慰、接 納和鼓勵。 大家或許有看過一個故事:一張白 紙上有一個黑點,大部分的人都只會看到 黑點,卻很少看到白紙。早期療育的孩子 也是時常被這樣看待,他們有正向美好的 一面,只是很多時候,周圍的人只看到他 們較慢、較需要協助的部分。我經常提醒 自己,多用正向的眼光來看待每個進行評 估會談的家庭。 記得有一次參加院外教育訓練,講 師提醒我們,所有的孩子都需要被了解, 並記得: 1. 站在孩子的立場去理解他所遭遇的,而 非大人的角度 2. 無條件的接納 3. 被喜愛、疼愛、呵護 4. 做不好的時候被安慰、鼓勵 5. 做得好的時候被肯定、欣賞 人們有時會過度放大孩子的弱點, 在表現不好時責備他;但有好的表現時, 卻又覺得理所當然。有一次在物理治療 師、職能治療師、語言治療師、臨床心理 師與社工師的聯合評估中,看到擔任主要 評估的臨床心理師不吝給予個案讚美與肯 定,個案的臉上也充滿欣喜和羞怯。回家 之後我如法炮製,發現孩子真的很喜歡被 肯定、鼓勵和讚美。 很感激在復職之後,有機會投入早 期療育社會工作的領域,除了和個案、家 長一同工作,藉由工作上得到的反思、 回饋,或是參加相關教育訓練所得到的知 能,成為我育兒的提醒。父母是孩子的 天地,他們就像小樹苗,父母提供什麼環 境,孩子就在什麼環境下成長。讓我們一 起營造一個溫暖、正向、充滿支持與接納 的環境,讓每個孩子都能安全、自在又安 心的成長! 早期療育社工師- 與孩子 、 家長一同成長 vol.175 . 2020 . 6 月  24 台大花絮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