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醫網 NO.175

苦的深淵。有些研究結果指出:睡眠對 學習與記憶的諸多好處之一,是加強對 新記憶的擷取,甚至有實驗顯示,人在 一夜好眠之後,要比清醒一天的末了更 容易學習新事物,可見能擁有優質的睡 眠是讓人多麼重要的事情。一般來說, 當我們閉上眼睛開始睡覺即進入所謂的 睡眠週期,此週期會經歷幾個階段,初 期是淺睡期,此時大腦活動變少、身體 逐漸放鬆並進入半夢半醒之間。接著是 深睡期,大腦活動大幅減少,肌肉進入 深層放鬆狀態,此階段很難因外界的干 擾而醒來。接著再度回到淺睡期,不久 之後即進入快速動眼期,此階段會有夢 境出現,常稱為做夢期,大腦活動會劇 增,但身體還是完全放鬆狀態。做夢期 結束後可能醒來,或者再淺睡一會兒再 醒來。上述完整的睡眠週期,耗時約莫 90 ∼ 120 分鐘,睡眠週期所進行的方式 相同,但每個人週期的長度則多少有所 差異。週期的過程若受干擾而中斷,容 易出現睏倦感;若有完整的幾個週期循 環而一覺醒來,則會感到有睡飽並神清 氣爽。然而對於有長期失眠困擾的人而 言,遍訪名醫,只求一夜安眠,要擁有 優質的睡眠,似乎已成奢望!過去大眾 的觀念認為失眠即是一種疾病,所以需 要靠藥物治療;但睡眠科學的興起,逐 漸強調培養良好的睡眠衛生,並建議慢 性失眠個案嘗試接受非藥物治療的睡眠 認知行為治療,主要是教導個案找出干 擾正常睡眠運作的相關因素,再透過想 法的調整、睡眠作息的安排、放鬆訓練 以及壓力管理等技巧,讓自身的睡眠系 統發揮最大的作用。 睡眠認知行為方法首先可幫自己 先建立一份睡眠日誌,替自己做份自我 評估的表格,其內容包含:關燈或上床 準備就寢時間、多久入睡、半夜醒來幾 次、睡著的時段(打盹或中午小睡)、半 夢半醒、主觀睏盹想睡、何時開燈或起 床、飲酒、喝有咖啡因飲料、吃藥及運 動等,可註記重要的活動或事件,採回 溯性粗略的記錄即可,並將想睏及睡眠 品質可用分數量化做主觀的評估打一個 分數,有時候可從此份日誌中發現自己 並非一夜未眠。對自己的睡眠有個概況 之後,則需要做行為的調整,接下來需 執行刺激控制法,即重新建立床舖與睡 眠意念的連結,床舖只是用於睡覺,切 勿於床上看電視、滑手機、吃東西、看 時鐘數羊及思考事情等,床舖除了睡覺 外不做其他事情;若躺床 30 分鐘仍無睡 意即須起床離開床舖及房間,可嘗試聽 放鬆的音樂及看些放鬆的電視節目(如: 動物星球頻道、生態全紀錄等),待有睡 意時再回房間躺床,睡不著即須再離開 床舖。透過睡眠日誌得知自己的總睡眠 時數後,即須訂定起床時間,例如每天 6 點鐘起床,則須午夜零時才能就寢, 19  台大醫網 Health Network 台大醫網 HEALTH NETWORK 擁有健康知識‧豐富彩色人生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