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醫網 NO.174
17 台大醫網 Health Network 台大醫網 HEALTH NETWORK 擁有健康知識‧豐富彩色人生 表二、熱衰竭、中暑和發燒的症狀和處置 熱衰竭 中暑 發燒 體 溫 38-40 ℃ 通常 >40 ℃ 38-41 ℃ 誘 發 原 因 潮濕高溫的環境、體能活動 感染 症 狀 大量流汗、口渴、噁心嘔吐、 輕微的意識混亂、昏厥或是感 覺快要昏倒。 停止流汗、臉頰發紅、皮膚乾 燥和嚴重的意識不清或混亂甚 至昏迷及其他神經學症狀。 疲倦、活力減退,通常同時會 有咳嗽、流鼻水、拉肚子、排 尿疼痛等症狀。 處 置 蔭涼、脫衣、散熱、補充水分(意識不清時不可喝水)、盡速送醫 依醫囑使用退燒藥,配合物理 降溫(如溫水拭浴) 嬰兒和兒童預防建議 1. 嬰兒及幼童的預防建議 ● 避免包覆過多的衣物,通常嬰兒只 需穿著與成人感到舒適相同厚度的 衣物,最多再外加一層包巾。避免 於中午外出,外出時使用適當的遮 陽棚或遮陽帽。 ● 不論時間長短,不要在無人看護下 將嬰兒留在車內。室溫 22 度下,車 內溫度可在 30 分鐘內上升至致命的 程度,即使打開車窗也不一定能減 緩車內溫度上升。每次下車務必檢 查幼童是否遺留在車內,下車後立 即鎖上車門妥善保管鑰匙防止幼童 自行爬上車反鎖。 2. 兒童及青少年的預防建議 ● 運動時每 30 分鐘需休息並補充水 分,激烈運動每 15 分鐘休息補充 水分。 ● 避免於中午時間戶外運動。 ● 體育競賽應注意參賽者是否出現熱 壓力症狀,如身體不適須立即令其 停止活動。 若出現熱傷害症狀時應如何處置 1. 速將患者移動至蔭涼處。 2. 解開患者身上的衣物幫助散熱。 3. 在患者身上灑水、用扇子和風扇通 風、以毛巾包覆的冰袋置於患者頸 部、腋下及鼠蹊部。 4. 若患者意識清醒可口服補充水分或電 解質補充液。 5. 若患者意識不清,不可使其喝水、進 食或服用任何藥物。 6. 不建議以酒精擦拭身體降溫。 7. 熱衰竭及中暑並非發燒所造成,因此 使用退燒藥沒有降溫功效。 8. 盡速送醫。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