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醫網 NO.173

19  台大醫網 Health Network 台大醫網 HEALTH NETWORK 擁有健康知識‧豐富彩色人生 的年代,當父母親發現小孩長到四、五 歲,呆呆矮矮的,才帶來看醫生,確診 甲狀腺功能低下接受治療,雖然便秘、 浮腫等臨床症狀可以矯正,但已受損的 智力卻不會恢復了!原因是兒童腦部智 力發展的關鍵時期在三歲之前,尤其是 出生後三個月內;錯過了這個智力發展 黃金期,未來就很難避免智能障礙或其 他神經功能障礙。 人體的內分泌器官,都受到腦 部腦垂體的調節控制,甲狀腺也不例 外。腦垂體能分泌一種促甲狀腺激素 ( Thyrotropin ),簡稱為甲促素( TSH ), 甲促素隨血液循環刺激甲狀腺製造甲狀 腺荷爾蒙( Thyroxine ),簡稱為甲狀腺 素( T4 )。當腦部的腦垂體感受到體內甲 狀腺素濃度不足時,便會大量分泌甲促 素來刺激甲狀腺,藉由回饋機制來勉強 維持體內甲狀腺素的濃度。因此,在甲 狀腺功能低下的病人,抽血檢查經常能 發現:雖然「甲狀腺素」濃度還在正常 範圍的低標,但「甲促素」濃度已經大 幅上升了。新生兒篩檢也是利用甲促素 的這項特性,當篩檢數值「偏高」,便能 早期發現甲狀腺功能低下。 什麼是先天性甲狀腺功能低下症? 先天性甲狀腺功能低下症是一種常 見的兒童內分泌疾病,按照字面上的意 思,就是一出生便發現有甲狀腺功能低 下的狀況。根據臺大醫院新生兒篩檢中 心近年來的統計資料顯示,約每 5000 到 6000 名新生兒當中,便有一名罹患先 天性甲狀腺功能低下症。這些寶寶臨床 上常見的症狀包括皮膚乾燥、便秘、眼 周浮腫、後囟門較寬、新生兒黃疸、餵 食困難、臍疝氣、巨舌、身材矮小、發 育遲緩等,但這些都不算是很特殊的表 徵,所以這些病人以往很少在出生兩、 三個月內被發現。根據臺大醫院在篩檢 實施之前的經驗,先天性甲狀腺功能低 下症患童,大約有四分之三是在出生六 個月後才被發現而開始治療,而這些小 孩當中,有七成的智商都在 85 以下。 所以對先天性甲狀腺功能低下症的患童 來說,早期診斷並治療,預防智能障礙 的發生,是極為重要的!但臨床上面臨 的困難是,早期症狀都相當輕微而且無 特異性,所幸由於檢驗醫學的進步,於 1970 年代美加地區率先推行先天性甲 狀腺功能低下症的新生兒篩檢,臺灣也 自 1984 年起推行全國性的篩檢:當新生 兒從嬰兒室出院前,採檢腳跟血做成血 片,送到篩檢中心測定甲促素數值,若 數值高於標準值即判定為疑陽性個案, 並轉介至確診中心來確診。 若篩檢呈疑陽性,是否表示甲狀腺一 定有問題? 事實上,許多因素可能影響新生兒 篩檢時的甲促素濃度,包括以下原因: (1) 母親患有橋本氏甲狀腺炎,其 抗甲狀腺抗體可能通過胎盤而影響胎 兒; (2) 母體缺乏碘攝取; (3) 母親因 為甲狀腺亢進服用抗甲狀腺藥物,通 過胎盤影響胎兒; (4) 新生兒因手術或 醫療照護而使用大面積碘酒消毒,接觸 大量的碘; (5) 新生兒使用老一輩退胎 毒的紅嬰水、八寶粉等可能含有重金屬 成分,干擾甲促素的檢驗; (6) 新生兒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