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醫網 NO.173
17 台大醫網 Health Network 台大醫網 HEALTH NETWORK 擁有健康知識‧豐富彩色人生 能停止其生長,故患者每年需定期追蹤 主動脈直徑之大小,一旦發現有明顯擴 大情形時,則需增加追蹤的頻率。 ● 手術治療 預防性主動脈手術是預防主動脈剝 離無庸置疑之方法;當( 1 )主動脈直徑 達到 5 公分,或( 2 )主動脈直徑生長速 度每年超過 1 公分時,則建議施行此預 防性手術。 自 1968 年 Bentall 手術之引用開 始,將主動脈手術之存活率大大提升至 >98% ,開啟了馬凡氏症候群手術治療新 的里程碑。然而此種傳統的主動脈置換 術( aortic graft surgery )包含人工主 動脈瓣膜之置換,常合併有血栓性栓塞 ( thromboembolism )的危險,需要終 身服用抗凝固劑( Warfarin )。 1990 年 代早期, David 等人發明了新的手術方 式,傾向保留患者自身之主動脈瓣,不 需服用抗凝固劑,結果顯示有不錯的預 後,目前已漸漸成為主流,特別是對於 育齡婦女。 對二尖瓣黏液性病變( myxomatous change )造成脫垂與逆流的問題,手術 修補或人工瓣膜之置換均有不錯之結果。 生活形態之調整 馬凡氏症候群患者應避免有碰撞、 跳躍、競賽型以及肌肉等長性收縮(如: 舉重、啞鈴、單槓)等體育活動,因為 這些運動會增加主動脈擴大以及破裂之 危險性。然而,在容許的情況下,病患 還是應該被鼓勵持續中度有氧活動。這 些活動長期下來可增進骨骼、心血管以 及身心方面的健康。 懷孕 懷孕會帶來主動脈擴大或破裂之危 險性,此風險與懷孕前主動脈大小及年 齡有關;若主動脈根部小於 4 公分,則 懷孕的風險較小。病患於準備懷孕前應 先經過遺傳諮詢,需充分明瞭下一代有 1/2 機會得到馬凡氏症,關於新生兒篩 檢方式、胚胎植入前之基因檢測等亦需 充分討論。 懷 孕 期 間 藥 物 以 乙 型 阻 斷 劑 ( atenolol, metoprolol )為優先考慮, 不建議使用血管張力素受體阻斷劑,產 後不建議停止母乳補餵。 對於接受傳統主動脈置換手術患 者,長期服用抗凝血劑( warfarin )會 增加胎兒病變或流產的機率;懷孕期 間應改以皮下注射低分子量腎素(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 較 為 安 全,因其無法通過胎盤,然而低分子量 腎素可能引起血小板低下症,亦可能無 法預防人工瓣膜發生血栓的可能。懷孕 期間接受婦產科與心臟科醫師之密切追 蹤是必須的。 結語 近年來,隨著醫學與科技的蓬勃發 展,對於馬凡氏症候群的致病原因與病 理生理學也越來越清楚;全球相關的醫 師們正努力找尋更有效之治療方式,我 們可以預期,新的治療方法將陸續被研 發,而馬凡氏症病患的壽命與生活品質 亦將獲得更好的改善。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