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醫網 NO.172
長短腳的發生率及分類系統 在足踝的物理治療門診中,許多 家長時常擔心家裡小朋友的雙腳長度是 否不等長,是否需要積極治療,甚至使 用鞋墊矯正。其實長短腳的盛行率在族 群之中占了四成至七成的比率,在這麼 高的比率之中,必須經過評估後對症下 藥,並針對長短腳所發生的原因給予不 同的介入。在過去的研究中發現,雙腳 長度差距超過 2 公分的個案,每 1,000 人中就至少有一人會影響到生活起居。 在回答這些家長的問題之前,我們首先 要了解長短腳分成兩大類別: 1 、結構性 長短腳, 2 、功能性長短腳。這兩類的治 療方向是不一樣的。 結構性長短腳指的是雙腳在骨骼上 有實際的長度差異;而功能性長短腳指 的則是下肢的生物力學系統因外在因素 發生變化。除此之外依據長短腳所發生 的時期,又可以簡單分成孩童時期就發 生的長短腳與成長後期才發生的長短腳。 長短腳對人體的影響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健康成人每 日步數約在 3,000 ∼ 6,000 步以上,因 此長短腳在承重之下會直接或間接對於 人體造成影響。以過往的研究調查中發 現,長短腳會造成下背疼痛、髖關節處 骨性關節炎、壓力性骨折、髖關節鬆 動、站姿平衡能力降低、髖關節的力量 傳遞系統異常及跑步產生傷害。上述的 影響力不容小覷,至於左右腳要差到多 少公分才足以對人體產生不良影響?研 究上指出,雙腳差距 2 公分以上在臨床 上被判定為顯著長短腳差異。 結構性長短腳的治療 長短腳是否要立刻接受治療,取決 於人體的骨骼發展是否已經成熟。骨骼 若在發展中,且左右腳相差的長度低於 2 公分以內的長短腳(無症狀),個案通 常不需馬上治療。同樣低於 2 公分以內 (有症狀)的長短腳,可以先藉由物理治 療師評估,接受物理治療(包含姿勢調 17 台大醫網 Health Network 台大醫網 HEALTH NETWORK 擁有健康知識‧豐富彩色人生 談結構性及功能性 長短腳的治療 ◆ 物理治療中心物理治療師 賴聖文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