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醫網 NO.169

痛、聲音刺激、或者大哭之後,會突然 失去意識和反應,伴隨呼吸暫停或是用 力憋氣的現象,外觀可能呈現蒼白或是 發紺的膚色,若持續時間較長則可能會 出現四肢抽搐,通常發生在 6 個月以上 到 6 歲以下的嬰幼兒,兩歲以下最為常 見。屏息發作有時會被誤以為是癲癇發 作,但這些嬰兒通常預後良好,多數在 年紀較長之後就自行改善而不需要藥物 治療,部分有缺鐵性貧血的嬰兒,在治 療貧血後屏息發作的情況也會改善。 反射性昏厥的診斷及治療 反射性暈厥通常可以經由醫師仔細 的病史及基本理學檢查診斷,若經醫師 評估為反射性昏厥的兒童,除了常規心 電圖檢查之外,通常不需要額外的實驗 室檢查。多數病人可以透過衛教及生活 習慣改變獲得改善。包括:適當的補充 水分及鹽分,避免脫水、辨認昏厥的前 驅症狀,適時坐下或躺下休息、避免長 時間站立、炎熱或擁擠的環境等。頻繁 發作的病患可以練習抗壓力動作,例如 雙腳交叉夾緊、用力夾緊臀部等動作, 或進行傾斜床訓練。其他藥物治療需與 醫師討論後依醫囑使用。 姿勢性低血壓 正常情況下在姿勢改變時,心血管 系統在自主神經的調控下會做出相應的 調整以維持正常的血壓,當自主神經不 能正確做出相應的調整,就容易發生姿 勢性低血壓。在兒童及青少年發生姿勢 性低血壓常見的原因有脫水、出血、貧 血、以及使用或誤食會造成低血壓的藥 物(例如降血壓藥物或利尿劑)。懷孕亦 是青少年女性發生姿勢性低血壓及昏厥 的可能原因之一。此外厭食症的病人也 容易出現姿勢性低血壓。 姿勢性低血壓的診斷及治療 姿勢性低血壓通常可由病史初步 辨認,若在站立或餐後容易出現昏厥, 或已知有使用會造成低血壓的藥物、或 是有會造成自主神經失調的慢性疾病, 則需高度懷疑為姿勢性低血壓造成的 昏厥。懷疑有姿勢性低血壓引起的昏 厥時,最簡易的測試方式為測量平躺和 站立三分鐘的血壓和心跳,如果血壓或 心跳的變化超過一定範圍,合併典型昏 厥症狀,即可診斷姿勢性低血壓或姿勢 性心搏過速引起的昏厥。姿勢性低血壓 的預防方式與反射性低血壓類似,避免 誘發姿勢性低血壓的活動及適當的補充 水分及鹽分及抗壓力動作都可有效預防 姿勢性低血壓發生。若有服用造成低血 壓的藥物,需與醫師討論是否需調整用 藥,切勿自行停藥或改變劑量。 心臟血管疾病造成的昏厥 心臟血管疾病造成的昏厥,相較 於上述兩種原因為較危險的狀況,嚴重 時可能會危及生命。初步的評估可由醫 師經由病史、理學檢查及常規心電圖檢 查,判斷心臟血管疾病的風險高低。危 險指標包括:已知有心臟血管疾病、心 電圖異常、有不明原因猝死之家族史、 運動中發生昏厥、平躺時發生昏厥、昏 厥前有突發性心悸等。心臟血管疾病造 成昏厥的原因主要可分為心律異常造成 的昏厥、心臟結構異常,以及大血管異 常。當懷疑兒童因心臟血管疾病造成昏 厥時,應轉介兒童心臟專科醫師診治。 其他類似昏厥的疾病表現 若兒童經常發生昏厥,但無法以上 述疾病解釋時,則需考慮其他疾病例如 癲癇、轉化症等,可轉介兒童神經科及 兒童心智科評估。 vol.169 . 2019 . 12 月  18 兒童專欄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