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醫網 NO.169
控制血糖的重要性 控制血糖最主要的目的為預防糖尿 病的急性與慢性併發症,血糖急性升高 可能引起酮酸血症或高血糖高滲透壓非 酮酸症候群。而長期的血糖升高則可引 起血管病變,導致許多器官的破壞與衰 竭,包括眼睛、腎臟、神經系統、腦血 管、心臟血管、及週邊血管等。 因此,糖尿病病人需進行生活型態 及飲食上的調整、遵照醫囑服用藥物、 按時測量並記錄血糖數值,與醫護人員 互相合作以達成控制血糖及預防併發症 的目標。 糖尿病新藥介紹 目前針對糖尿病的治療藥品中,已 經有許多不同機轉的藥品被研發出來供 臨床使用,包括:胰島素( Insulin )、 雙 胍 類( Biguanides )、 磺 醯 尿 素 類( Sulfonylureas )、 Meglitinide 異 構 物 類( Glinides )、 噻 唑 烷 二 酮 類 ( Thiazolidinediones, TZD )、葡萄糖解 苷酶抑制劑( Glucosidase inhibitors )、 二 肽 基 酶 -4 抑 制 劑( Dipeptidyl peptidase-4 inhibitors, DPP-4i )、類昇 糖素胜肽 -1 受體促效劑( Glucagon-like peptide-1 agonists, GLP-1 agonists )。 儘管如此,在臨床上使用降血糖藥 仍遇到許多瓶頸,像是胰島素施打頻率 太頻繁;磺醯尿素類、 Meglitinide 異構 物類容易造成低血糖;某些 噻 唑烷二酮 類或二肽基酶 -4 抑制劑可能會增加心衰 竭住院率,因此,研發新的降血糖藥仍 有臨床上迫切的需求。下列介紹 GLP-1 agonists 後續研發出一週打一次的兩種 藥品,及新機轉的降血糖藥鈉 - 葡萄糖共 同運輸蛋白抑制劑( SGLT2 Inhibitors )。 一、類昇糖素胜肽- 1 受體促效劑 ( GLP-1 agonists ) 早在 2009 年臺灣已上市 exenatide ( Byetta ® ),一天需要注射兩次,後續研 發的 liraglutide ( Victoza ® )一天注射 一次,而後為了提高病人施打順從性, dulaglutide ( Trulicity ® )、 semaglutide ( Ozempic ® )陸續問世,兩種藥都是一 週只需要注射一次。 GLP-1 agonists 主要為刺激 β 細 胞分泌胰島素,抑制 α 細胞分泌昇糖 素,延遲胃的排空速率,促進腦部的飽 足中心。目前的臨床試驗當中,顯示此 類藥品可有效降低血糖、降低糖化血 色素( HbA1c )、降低體重,發生低血 糖風險較低,但只有 dulaglutide 與 semaglutide 證實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 風險。這類藥品常見的副作用為腹痛、 食慾下降、噁心、嘔吐等。 二、鈉-葡萄糖共同運輸蛋白抑制劑 ( SGLT2 Inhibitors ) 此類藥為新機轉之降血糖藥品, canagliflozin ( Canaglu ® ) 為 2013 年 3 月第一個被美國 FDA 核准的 SGLT2 15 台大醫網 Health Network 擁有健康知識‧豐富彩色人生 台大醫網 HEALTH NETWORK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