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醫網 NO.167

甲癬俗稱灰指甲,又稱為臭甲,是 由於黴菌感染趾(指)甲造成。大約有 14% 的人罹患甲癬,且盛行率隨著年齡 而增加,好發於老年患者。罹患甲癬的 危險因子包括年老、男性、趾(指)甲 曾受傷、穿著過緊不合腳的鞋子、常使 用公共更衣間、免疫抑制(包括糖尿病 與愛滋病)、以及周邊血管疾病等。絕大 部分的患者是先感染足癬(香港腳)未 治療而擴散至趾(指)甲、而當趾(指) 甲感染後由於外用藥療效不佳,所以常 常成為黴菌的溫床,導致患者的甲癬和 足癬不易根治經常復發。因常見於足癬 或手癬的續發性趾(指)甲侵犯,所以 在感染的趾(指)甲周圍的手足皮膚 常可見有脫皮或厚皮的現象。因為足癬 較手癬常見許多且腳趾甲的生長速度較 慢,甲癬較好發於腳趾甲。 甲癬常見有幾種型態 一、遠端側緣甲下型( distal lateral subungual onychomycosis ) 最常見,黴菌自趾(指)甲遠端或 側端的趾(指)甲下緣開始感染,導致 趾(指)甲下緣增厚、角化、變色(白、 黃)、變形、易產生碎屑、甲床分離等現 象,感染的範圍可以很緩慢的向趾(指) 甲近端前進。有時可形成一黃色條紋 ( yellow streak ),是其他趾(指)甲疾 病所不會出現的表現,可以幫助區分。 二、白色表淺型( white superficial onychomycosis ) 次常見,較常發現於腳趾甲。黴菌 自趾(指)甲表面感染,導致趾(指)甲 變成如粉筆一般白色、失去正常的光澤。 三、近端甲下型( proximal subungual onychomycosis ) 罕見。黴菌自趾(指)甲近端甲溝 開始感染,導致趾(指)甲近端變白而 混濁,感染逐漸擴大導致趾(指)甲近 端甲下角化、甲床分離。這種罕見的甲 癬好發於 HIV 感染者。 四、全失養型( total dystrophic onychomycosis ) 以上所有類型的甲癬,不管一開始 感染是從近端或遠端、表面或甲下,若 長期未治療最終會導致整個趾(指)甲 認識甲癬 (灰指甲) ◆ 皮膚部主治醫師 烏惟新 11  台大醫網 Health Network 擁有健康知識‧豐富彩色人生 台大醫網 HEALTH NETWORK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