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醫網 NO.164

律不整、周邊血管疾病和中風等。出現 心血管疾病也更容易導致慢性腎臟病患 者死亡,眾所周知心血管疾病為慢性腎 臟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隨著腎 臟功能的逐漸惡化,患者死亡的可能性 甚至高於需要接受慢性透析的可能性。 末期腎病接受慢性透析的透析患者 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風險比一般族群高 20 到 30 倍。然而,這樣高的心血管疾病 風險並不局限於慢性透析的患者;腎功能 受損和嚴重蛋白尿會增加 2 倍至 4 倍的 心血管疾病風險。就機轉而言、導致腎功 能持續惡化的因素與心血管疾病有密切相 關;反之亦然。慢性腎臟病患者,不論嚴 重度,其心血管疾病風險和相關之死亡率 都較腎功能正常者高出許多。 隨著慢性腎臟病的進展,除了傳 統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經常伴隨出 現,非典型的心血管疾病危險因子也更 容易出現,導致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更 加顯著。傳統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 包括老年、男性、抽菸、高血壓、糖尿 病、高血脂、肥胖、左心室肥大等,而 非典型的心血管疾病危險因子則包括 白蛋白尿及蛋白尿、貧血、同胱胺酸 ( Homocysteine )、鈣磷代謝異常、積 水過多、血清中白蛋白過低、氧化壓力 增加、慢性發炎等。以下我們針對幾個 常見的危險因子進行介紹: 1. 高血壓: 慢性腎臟病患者,不論年齡均建議 血壓控制以 140/90 毫米汞柱為目標;若 合併有蛋白尿者,則控制標準建議要更 低、以低於 130/80 毫米汞柱為目標。若 能達成以上目標,可以明顯降低後續心 血管疾病風險。 2. 糖尿病: 良好的血糖控制可減少各種血管 病變,包含糖尿病相關腎疾病及視網膜 病變;建議糖化血色素控制目標為低於 7.0% ;但若有低血糖風險的患者,則建 議更為寬鬆的控制目標。 3. 高血脂: 降血脂藥物可減少心血管疾病的 發生;但在末期腎病接受慢性透析患者 中,目前研究並未發現降血脂藥物有心 血管保護效果,因此在慢性腎臟病患者 的血脂治療應以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為 目標。 4. 白蛋白尿/蛋白尿: 研究指出,有蛋白尿會增加心血管 疾病和腎臟功能繼續惡化的風險,而白 蛋白尿/蛋白尿的增加更為心血管疾病 加重的潛在指標。 5. 抽菸: 抽菸是中風、心臟病等心血管疾 病的重要危險因子,抽菸不僅會讓糖尿 病、高血壓嚴重度上升,也會加速腎臟 功能惡化及增加蛋白尿嚴重度。 心血管疾病在慢性腎臟病患者中 相當容易被忽略,也因此喪失治療的最 好時機。因此,了解慢性腎臟病患者有 較高的心血管疾病風險,且了解各種影 響慢性腎臟病患者的心血管疾病危險因 子,同時及早介入並加以控制,以減少 心血管併發症與死亡率,是目前慢性腎 臟病照護的重點。 vol.164 . 2019 . 7 月  8 專題報導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