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醫網 NO.164
更糟糕,家長們不得不小心,此型 VSD 宜及早修補較好。而且這種 VSD 在西方 人較少,東方人較多,約占 VSD 的三分 之一,更需特別小心。 第二型稱為膜性室中膈缺損,位 於三尖瓣室膈瓣的下方,靠近主動脈瓣 膜,因其被三尖瓣包覆的機會大,所以 自行癒合的機會高,一般在出生後六個 月左右,但如果分流量很大,併肺動脈 高壓或右心室出口贅肉,產生而造成阻 塞或主動脈瓣膜脫垂,則建議及早手 術,目前雖然有在嘗試用經導管封堵器 關閉,但尚未得到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 的認可,仍在臨床試用階段。 第三型為房室中膈缺損或心內膜墊 缺損型,常合併三尖瓣及二尖瓣前葉裂 隙及逆流,其實它與第一型心房中膈缺 損( ASD I )是兄弟,只是比較嚴重。 通常分流量較大容易肺動脈高壓、心衰 竭,需要及早治療。 第四型為肌肉型,較常見於篩狀 室中膈,一般會自行癒合,但若位於右 心室出口處,則不易癒合,且會造成主 動脈瓣脫垂,手術治療原則與第一型相 似。有一種較特別的肌肉型 VSD ,瑞士 乳酪型多孔性心室中膈缺損,因為分流 量大容易造成小嬰兒心衰竭、肺動脈高 壓,但因為 VSD 相當大,篩孔相當多, 且位置不容易修補,須先做肺動脈紮束 術,來減輕因 VSD 左向右分流帶來巨大 肺動脈血流量,避免心衰竭及太早發生 肺動脈高壓,日後再擇期修補 VSD 及解 除肺動脈紮束。 心室中膈缺損因為左右心室的壓力 差相當大(約 40 ∼ 60 毫米汞柱),所 以分流量相當大,容易造成肺動脈高壓 及心衰竭,在新生兒時期可先用藥物治 療,若無法有效控制,則需及早手術修 補,目前 VSD 的手術成功率相當高,如 果體重大於 2.5kg ,足月產,手術成功 率幾乎是 99% ;早產兒就比較棘手,如 果有合併存開性動脈導管則必須先想辦 法關閉(包括藥物或手術),若有主動 脈弓窄縮,則必須手術先解決狹窄的問 題,加上肺動脈紮束,日後再修補 VSD 。 綜合上述內容,心臟有破洞只要不 是複雜的先天性心臟病,就不是什麼可 怕的事,請教堅強的專業團隊,在適當 時機用正確的方法治療,成功率是相當 高的,請病童的爸爸媽媽們放心! 21 台大醫網 Health Network 台大醫網 HEALTH NETWORK 擁有健康知識‧豐富彩色人生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