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醫網 NO.164
vol.164 . 2019 . 7 月 10 專題報導 身體活動。從簡單到困難的動作都包 含在內,例如:走路、做家事、工作 以及運動等。 • 運動:想要藉由身體活動獲得更多好 處,就需要有計畫性的活動,稱作是 運動。運動是具有計畫性、結構性及 重複性等特質,並且以改善或維持身 體健康為最終目標,最重要的是運動 具有個人心理上主動的意念具有積極 性的意義,如去公園快走 5 圈、一週 騎腳踏車 3 次。 在運動時,最擔心運動不足或是過 度。可以使用「頻率」每週幾次、「強度」 做多少量、「時間」每次多久、「種類」 做什麼運動的方式去調整。在強度的選 擇上有許多方式可以參考,最簡單的方 式可以使用主觀的自覺用力程度。大致 上可以將運動強度分類成 4 類: • 坐式生活型態:僅止於靜態生活的內容。 • 輕度身體活動:不太費力、非常輕微 的活動。 • 中度身體活動:持續從事 10 分鐘以上 會讓人感覺有點吃力,呼吸、心跳比 平常快一點但還能順暢對話。 • 重度身體活動:持續從事 10 分鐘以上 會明顯感到吃力,呼吸、心跳加快, 且無法一邊活動一邊輕鬆說話。 我做的事有達到「運動」嗎? 對於長期保持靜態作息的人,即 使只是輕度身體活動也優於原本的靜態 作息,例如:走路取代搭車、走樓梯取 代電梯,但這只能達到至少維持基本體 能。對於已經養成長期輕度身體活動習 慣的人,想要達到更好的運動效果,則 需做到中度身體活動以上的活動強度, 例如:每天花額外 10 分鐘騎腳踏車。國 民健康署建議一般成年人與澳洲臨床腫 瘤學會建議癌症生存者,每週至少進行 150 分鐘中等身體活動或是 75 分鐘重度 身體活動,或是兩者合併來進行。 運動的好處 隨著全球許多專家研究癌症與運動 的關係,運動對於癌症病患所帶來的好 處也漸漸清楚。 • 降低癌症風險: 透過積極的運動來預防疾病已是全 球共識。研究也證實癌症也能夠依靠積極 的運動達到跟其他疾病一樣的預防效果。 • 降低癌症復發: 配合著積極的癌症治療,搭配運動 當作輔助治療夠降低癌症的復發率,且 在乳癌、大腸癌、前列腺癌有較高的證 據,同時規律運動有較長的生命週期。 • 增加化療完成率: 規律的運動能降低化療期間的不適 感、減少化療劑量因不適所做的調整, 促進化療的完成率。 • 降低癌症治療後遺症 運動能夠改善治療所引起的身體活 動功能下降、無力、生活品質下降、疲 勞、焦慮等,促進身體與心理調適,增 進健康體力以面對疾病。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