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醫網 NO.162

能力,還有不同情境設定合理的期待, 並預備萬一突發狀況發生時能派上用場 的錦囊妙計,例如,估計出門時間及準 備副食品、預備孩子無聊時可以玩的玩 具等等。可以的話,事先和已有一些基 本語言理解能力的孩子約法三章,並且 說到做到,例如,「等一下出門是要去超 市買晚餐的材料,不是要買玩具喔」、 「公園裡的遊戲器材是大家一起玩的,要 排隊也要輪流玩喔」、「回家時間到了, 就要跟親子館的玩具說掰掰囉」。 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可能還沒有 那麼成熟,看到喜歡的玩具仍會吵著要 買、排隊或輪流常會等得不耐煩、還捨 不得回家仍會哭鬧,這時候,以溫和而 堅定的態度,維持一致的行為規範,提 醒孩子事前約定的內容,就是在協助孩 子練習培養延宕滿足、自我控制及遵守 約定的能力。和孩子一起想想辦法、提 出替代方案,例如,「好喜歡那個玩具, 可惜這次不能買,我們回家可以一起玩 別的玩具」、「已經排隊等了好久好煩 喔,我們先去別的地方看看會不會發現 新的遊戲好嗎」。 基本功二:家長的自我覺察及敏感度 當大人理解年幼孩子的自我控制 還不成熟,才能夠試著體諒孩子無法完 全理解及遵守公共空間裡的規則。同 時,也別忘了這正是引導孩子練習表達 及調節情緒的好時機。年幼孩子的情緒 表達常常是很直接且強烈的,餓了就大 聲哭、生氣挫折就大聲鬧,當然,持續 度及堅持度會有個別差異,有的孩子會 哭鬧很久、需要較長時間才能平復,有 的孩子則是很容易就能轉移安撫。敏感 覺察及同理孩子的情緒,有助於讓孩子 冷靜下來,大人說理時,孩子才能聽得 進去。除了覺察孩子的情緒,父母親或 照顧者也需覺察自己的情緒及想法,例 如,「又來了,每次都講不聽」、「我覺 得生氣及挫折」、「在大庭廣眾下大聲哭 鬧,我覺得好丟臉、好尷尬」。大人很 有可能被自己的生氣情緒給淹沒而無法 保持冷靜,忘了去體諒孩子的自我控制 還不成熟,也沒有餘力去引導孩子練習 表達及調節情緒。在公共場合中,因為 有假想的或實際的觀眾在場,甚至,當 熱心路人真的插手「幫忙」時,父母親 或照顧者也很有可能會不自覺地為了掩 飾自己的丟臉或尷尬情緒,急著壓制孩 子的哭鬧行為,而強化了管教的強度, 甚至做出不當的處罰,忽略了需要先同 理孩子的情緒或回應他們的需求。因 此,父母親或照顧者需要對孩子的情緒 保持覺察,也需要保持自我覺察,當警 覺到自己也被情緒淹沒,理智線已經瀕 臨斷線時,先讓自己冷靜下來,可能是 幾次深呼吸,或是讓自己跟孩子都離開 現場,等到情緒較緩和了,再試著引導 孩子合宜的行為。 vol.162 . 2019 . 5 月  20 兒童專欄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