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醫網 NO.162

vol.162 . 2019 . 5 月  10 專題報導 量,甚至會將阻生齒留置而不予處理。 另一方面,若阻生齒造成鄰近牙齒牙周 破壞、牙根吸收、蛀牙、牙冠周圍炎、 蜂窩性組織炎甚至囊腫及腫瘤生成等問 題,則可以考慮拔除。近年來,隨著牙 齒保留技術的進步,阻生齒的治療也多 了更多的選項。除了傳統的留置與拔除 之外,還多了牙齒露出、牙齒移植、二 階段拔牙法、及牙冠切除術等方式(表 一)。阻生齒是否要拔除,其實要視臨 床上個別患者的情況、阻生齒或未萌發 齒造成的問題、相關處置的風險及效益 等綜合評估。目前牙科的分工非常專 業,有時需多部門跨科醫師評估及協 調,方能得到最好的醫療品質。 阻生齒拔除的優點 目前大多數的阻生齒,特別是未 萌發的智齒,拔除的比率較高。拔除的 優點,是去除了結構上不利於清潔的狀 態,使我們得以維持周邊組織的健康狀 態,避免鄰近牙齒蛀牙或牙根吸收及牙 周問題等,算是比較一勞永逸的作法。 特別是年輕的患者(小於 25 歲),骨癒 合能力佳,一般而言拔除後的併發症較 少。某些文獻指出,超過 35 歲拔除之智 齒,容易造成下顎第二大臼齒區的牙周 缺損。故一般會建議成年患者早些進行 評估,需拔除的智齒及早拔除,獲得臨 床最佳的效果。至於其他非智齒的阻生 齒,如犬齒阻生或小臼齒阻生等,拔除 的優點主要是可以簡化治療計畫,但其 他選擇也各有優點,如露出手術可以在 矯治牙齒後使其發揮功能(參考表一)。 因此,治療方式的選擇,需考量病患的 期待、相關的風險、以及醫師對於口腔 的整體評估,找出最佳的選擇。 阻生齒拔除的風險 阻生齒之拔除屬於手術,需在有 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的情況下施作,因 此病患全身的評估很重要。全身性的疾 病,諸如心血管的問題、感染等,都有 可能影響其術中或術後產生併發症,故 醫師通常會需要詳細詢問病患的情況進 行評估,以降低全身性疾病或狀態帶來 的風險。 此外,阻生齒的拔除也可能造成數 日局部腫脹、疼痛、出血等問題,特別 是下唇或舌麻木等。近年來,隨著醫學 影像技術的進步,對於阻生齒的定位及 監測更為普及,目前也常利用植牙常用 的錐束狀電腦斷層攝影,獲得較高解析 的影像,來協助釐清牙齒位置與鄰近牙 齒或神經管的關係,這對於阻生齒的拔 除及術前的風險評估及控管等有相當大 的幫助。醫師會依病人狀況的需求,安 排適當的影像評估。 結語:隨著治療技術的進步及多元 化,阻生齒處理除拔除以外, 尚有其他的選擇 雖然阻生齒的拔除,特別是風險高 的情況,多轉介至口腔顎面外科醫師處 理,但其治療計畫,若要整體周延的考 量,也要齒顎矯正、兒童牙科、牙髓病 科、補綴科等多科協調處理。建議牙齒 長不出來的患者可由您的牙醫師提供諮 詢,根據您的個別情況及期望,及現有 醫療技術,量身訂製專屬於您的最佳化 治療。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