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醫網 NO.160
vol.160 . 2019 . 3 月 12 專題報導 1. 類固醇 類固醇作用於免疫調節、抑制發 炎,是現今過敏性鼻炎的治療藥物中, 緩解症狀最有效的成分。初次使用類固 醇,產生作用需要數小時到數天的時 間,且需連續使用 2-3 週才能達到最大 的效果,因此類固醇鼻噴劑並非需要時 才使用,需長期使用,才能達到顯著的 療效,而當症狀已獲得控制,醫師也會 為患者將劑量調整至「最低有效劑量」。 鼻噴劑因劑量較低,且是局部作用,所 以副作用微乎其微,在醫師的監控下遵 照醫囑使用,則不需過於擔心。而口服 劑型通常只有在症狀非常嚴重的患者才 會短期使用,並不建議持續使用,一般 病人使用鼻噴劑劑型就可以達到很好的 效果。 2. 抗組織胺 阻止組織胺的作用可以減緩流鼻 水、打噴嚏、搔癢等症狀,但去鼻塞的 效果並不理想。使用後數小時內即可產 生效果,常見的副作用包含中樞神經影 響(造成嗜睡、疲倦)、抗乙醯膽鹼副作 用(便秘、排尿困難、口腔眼睛乾燥、 眼壓升高),因此服用後需避免駕駛與操 作危險的機械,青光眼及攝護腺肥大患 者也需小心使用。 第一代抗組織胺可分佈到中樞神 經,因此嗜睡疲倦與抗乙醯膽鹼副作用 都較為顯著,臨床角色較少,較敏感的 年長者與小朋友盡量避免或小心使用, 但若病人因症狀而有失眠的問題,則也 可考慮第一代抗組織胺。第二代抗組織 胺經過結構修飾,較不易穿透中樞神 經,副作用發生機率較低,且藥物作用 時間較長,一天僅需口服 1-2 次,較為 方便。抗組織胺鼻噴劑在安全性上考量 為優秀的選擇,但有味道較苦的缺點。 3. 去鼻塞充血劑 可使血管收縮,減少腫脹而改善鼻 塞,對其他症狀則無效果,因此常與抗 組織胺併用。全身性副作用包含心悸、 呼吸急促、躁動、頭痛、失眠、血壓升 高、眼壓升高、尿液滯留等等,因此心 血管疾病、青光眼、攝護腺肥大、甲狀 腺亢進患者需要避免或小心使用。長期 使用鼻噴劑容易造成反彈性的鼻充血, 若不繼續使用藥物則會一直鼻塞,養成 依賴性,故通常嚴重鼻塞時僅建議短期 使用 3-5 天。口服藥物全身性副作用較 顯著,但不易有反彈性鼻塞副作用;鼻 噴劑藥物則相反。 4. 肥大細胞穩定劑 穩定肥大細胞,阻止組織胺與發炎 物質釋出,所以在接觸過敏原之前(組 織胺釋出之前)就作為預防性使用效果 最好。幾乎沒有副作用,僅有輕微刺激 性,所以為小孩、孕婦、老人的理想選 擇,但效果沒有類固醇強效,症狀嚴重 時還是需要其他藥物輔助。因為藥物作 用時間較短,一天需使用 3-4 次,為美 中不足的地方。 5. 白三烯素受體拮抗劑 白三烯素( leukotriene )為過敏 反應中產生的其中一種發炎物質,在造 成過敏症狀及氣喘症狀上有很重要的角 色。藉由阻斷白三烯素的受體可以緩解 過敏及氣喘的症狀。因其效果不強,通 常跟其他藥物搭配作為輔助使用,可以 降低類固醇的使用劑量。在同時有過敏 性鼻炎與氣喘的共病患者,白三烯素受 體拮抗劑是理想的選擇。副作用的部 分可能有情緒上的影響,包含焦慮及憂 鬱,若先前有相關情緒上的不適,使用 時需特別注意。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