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醫網 NO.159
vol.159 . 2019 . 2 月 18 兒童專欄 方面以手術為主,在安全範圍內進行全 切除或亞全切除,十年存活率達九成以 上。少數病患有腫瘤復發時,可予以再 次手術切除或化學藥物治療;放射線治 療則保留於前述治療方式無效時使用。 部分毛狀星細胞瘤發生於下視丘與視神 經交叉位置,臨床表現類似顱咽瘤,手 術治療僅能部分切除,必要時再佐以化 學治療來控制腫瘤進展。 哪些情況可能是腦瘤引起的症狀? 由於兒童腦部腫瘤的病理型態、位 置、成長速度的變異頗大,臨床上很難 由專一性、特定的症狀來確診。一般常 認為頭痛是腦瘤的典型症狀,但是在腦 瘤較小時可能不會有明顯頭痛,到腫瘤 較大時才可能引發頭痛症狀;而頭痛的 病患很多為偏頭痛、壓力型頭痛,真正 係腦瘤導致顱內壓升高而頭痛的患者僅 佔小部分。哪些情況要懷疑可能是腦瘤 引起的症狀?常見的徵兆如下: (1) 半夜 或清晨頭痛,從睡夢中被喚醒; (2) 持續 性嘔吐,尤其伴隨頭痛症狀; (3) 嗜睡; (4) 平衡感不良、步伐不穩; (5) 複視、 口齒不清、臉歪嘴斜、一側手腳乏力、 無法矯正之視力缺損等神經功能障礙; (6) 癲癇、手腳不自主抽慉、傻笑; (7) 嬰兒頭圍異常快速增大。若有以上情況 宜就醫諮詢專科醫師。 治療新進展 醫學發展日新月異,近年來兒童 腦瘤的治療也有許多新的發展。手術治 療方面,手術顯微鏡能放大手術視野與 提供充足照明,有助於分辨腫瘤組織與 正常腦部的交界,並能使開刀醫師更加 準確止血。另外,手術過程結合神經導 航定位系統,無論是腫瘤切除或是切片 手術,都能提升準確率,以幾近零誤差 來確實切除或取樣腫瘤組織。而內視鏡 系統的推陳出新,對於腦室內或顱底的 深部腫瘤也能夠以微創手術方式完成。 放射線治療方面,配合新的定位技術, 能夠更準確照射腫瘤並降低對於周遭 腦部組織的傷害。放射線手術、以及 最新的質子與重粒子放射治療,則能將 正常腦部受到的照射範圍與劑量降為更 低。藥物治療方面,許多腫瘤對於化學 治療反應良好,尤其在 3 歲以下腦部 尚未發育完善、不適合接受放射治療的 病童,高劑量化學治療為手術後輔助治 療的首選。標靶藥物、免疫療法方興未 艾,許多新治療方式正在全球各國進行 臨床試驗,部分藥物也已開始應用於兒 童腫瘤的治療。而腫瘤相關的基礎研 究,針對基因變異、表達、與調控,以 及訊息傳遞機制的變化開始有更深入的 瞭解,未來針對不同病患個別腫瘤的基 因體變化給予客製化的治療,朝向個人 化 精 準 醫 療( personalized precision medicine )的目標邁進。 結語 二十一世紀的現代醫療,大部分 兒童腦瘤病患的腫瘤都能夠得到良好的 控制、甚至根治。在兒童腫瘤、神經內 科、神經外科、影像診斷、放射治療、 眼科、內分泌、復健、社工等多科部腦 瘤治療團隊的照顧下,安排手術、放射 線、藥物給予腦瘤病童迅速而適切的整 合治療,以及後續的腫瘤追蹤,神經認 知、視力、內分泌功能的監測與輔助診 療,心理情緒方面之輔導,相關社會資 源之申請補助,腦瘤病童的未來一樣能 夠充滿繽紛色彩!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